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nèi)容

首頁 > 專題 > “十百千萬”掛鎮(zhèn)聯(lián)村作家作品 > 作品

走近壽鄉(xiāng)蕉嶺主題創(chuàng)作采風作品選輯

更新時間:2025-06-25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桐花怒放

□詹葦麗

汽車駛?cè)胨来宓亟鐣r,窗外開始飄灑起蒙蒙細雨。細若花針的雨絲斜斜地交織在山林之間,遠遠近近的山巒縈繞著輕紗般的云霧,令原本蔥郁又蒼翠的樹木顯得愈發(fā)幽深神秘了。

我們被這清晨山間帶著點妖嬈又無限飄逸的霧靄所深深吸引,情難自禁搖下車窗,雨絲清新涼爽輕輕柔柔地吻向臉頰,空氣中充斥著隱隱約約的草木花香。山腳下偶爾掠過的白色房屋,保持著最古樸的姿勢,安靜又執(zhí)著地守護在蒼翠的山林之間。

“看,那是什么?”隨著女伴的一聲驚呼,我的視線從山腳下向上攀援。遠處的半山腰上,一片片或連綿或斷續(xù)的白,在雨中瑩瑩發(fā)光。像天上垂落的云一樣飄逸,像天山上的雪一般素凈,更像那年我旅行西藏途中,當?shù)赜讶怂徒o我的白色哈達一般,遠遠地在同樣純潔的雨霧中飄著揚著,仿佛有什么拂過我風塵仆仆的心,讓我怦然心動……

究竟是什么呢?一車人除了驚嘆與驚艷,竟無人得知。

車到水美村,雨停了。我們站在東江工農(nóng)紅軍總指揮部舊址前,盡情呼吸著潮潤不失清新、挾帶淡淡芬芳的空氣,仰望著舊址前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紅旗過處,仍是對面山坳那片片白。陸續(xù)趕到的攝影師們也捕捉著眼前的美景,水美村的秀麗景致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釋放。

我們信步走入東江紅軍歷史陳列館內(nèi),年輕的講解員深情地講起了九龍嶂根據(jù)地二十多年的艱苦斗爭歷程,我才知道對面起伏的山巒就是馳名已久的九龍嶂,在那彌漫著草木花香的半山腰,長眠著九龍嶂戰(zhàn)斗中犧牲的烈士們。

溯水而行,是蜿蜒幽長的紅軍棧道。或許是因為烈士們的英魂長駐,水美村的水,清、碧,清可見底。從高高的小徑上透過隨風搖曳的鳳尾竹俯瞰,水如不摻絲毫雜質(zhì)的翡翠,一條碩大的紅色錦鯉悠然閑游其中,那一抹紅,紅得如此熱烈、如此鮮艷,讓我不由不想起,曾經(jīng)在這條棧道上,是他們拼死戰(zhàn)斗,灑下鮮血,染紅了這一片土地,滋養(yǎng)了這一方水土。

不知道什么時候,天空中又飄灑著微微細雨。我在密密斜織的雨幕中,驚喜地邂逅一樹的冰清玉潔,自樹上簌簌下墜,紛揚如雪。同行的攝影師說,那是桐花。

“又到桐花盛開的季節(jié)啦!”他邊忙碌著拍攝邊感慨地說了句,“你看,對面山上到處都是!”

我懷著虔誠的心情,彎腰撿拾起一朵,它精致的模樣像極了白色的小小沖鋒號,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他們奮不顧身沖鋒陷陣的身影,耳邊猶響起陣陣號角聲。冥冥細雨中淡淡的幽香隨風彌漫,在這靜謐的山林之間,它們的生命是如此的純潔,又是如此的熱烈。

我望向九龍嶂半山腰處,那里,漫野的桐花正在怒放,一片連著一片純潔無瑕的白,像一條條白色哈達,遠遠地在莽莽蒼蒼的山林中飄著揚著,仿佛有什么拂過我風塵仆仆的心,讓我怦然心動。


茶山村未央

□黃百靈

從茶山村回來已半月有余,閉上眼仍能觸到那日的風,像只慵懶的老貓,毛茸茸地蹭過臉頰,帶著雨絲的清冽鉆進衣領(lǐng)。深春的余韻柔柔地裹在我的身側(cè),鼻間浮動著草木勃然的生機,那青翠里混著泥土潮濕的腥。這座深山里的古村似乎和天地有某種共鳴,而我只是它吐納間的一粒微塵。

滿村的新綠與鮮花綴在灰瓦白墻間,似一幅未干透的水彩。我們的到來并未驚起大片的漣漪,只有站在方寸土地中的稻草人,在嘩嘩作響的風里無聲地相迎。鱗次櫛比的古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錯落,陽光從葉隙間篩下,銅錢般灑落在石板路上,每一步都恍若踩在歷史的折頁上。

這座距離梅州市區(qū)大約三十分鐘車程的明代古村,因村內(nèi)原有一棵古油茶樹而得名。這里分布著三十余座不同時期、形態(tài)各異的傳統(tǒng)建筑,是研究明代客家傳統(tǒng)民居的珍貴實物材料,也是客家地區(qū)保存最完整的傳統(tǒng)村落之一。沿著環(huán)村步道慢慢向前,一幅舊時山水畫卷緩緩展開。屋前的池塘如同年代久遠的翡翠,泛著幽綠的光;房后的山擔起屏風的責,將紛擾喧囂都隔絕在外。歇山頂、趟櫳門……明清在嶺南兩廣流行的制作技藝,在這里仍能找到清晰的印記。

在梅縣水車鎮(zhèn)的皺褶里,茶山村如同一首未盡的詩歌,流淌在百年長河里,與客家人的呼吸與歷史的脈搏悄然共振。

一座古屋就是一部家史。云漢樓大門貼著褪色的對聯(lián):“云霞燦爛,漢族光明”,仍透著凌厲的筆鋒訴說著嘉應首富黃云輝的萬丈豪情;始建于乾隆時的培元樓,懸山式的外門樓依然挺立,門前的田地與魚塘卻已換了主人,少年時的北伐名將黃琪翔,是否想過自己會戎馬半生,仍是這鄉(xiāng)野間寄托著他未完的理想?而訪云樓的鯇魚戲水圖,象征著主人黃康華“鯇精轉(zhuǎn)世”的傳奇——古屋、道路和人,在山野的晨霧中交織,構(gòu)成茶山村的骨架與經(jīng)絡(luò)。

若說建筑是茶山的形,崇文重教便是它的魂,而云漢女子學校更是茶山村不得不提的濃墨重彩。1910年,當“女子無才”尚是鐵律,黃云輝牽頭創(chuàng)辦的學校卻為村中的女子們劈開了一扇看向屋外的窗。在由五間書房圍合成的院子里,女子們伏案學習的身影如破土的春筍,在寂夜里叩響了男女教育平等的清音。

客家民系自古有“詩書繼世”“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图胰艘宦纺线w,即便落腳在貧瘠的深山,也將來自中原的文教火種播撒進圍屋與田壟里。時至今日,這座粵東鄉(xiāng)村第一所專為女子啟蒙而設(shè)的私塾學堂,在經(jīng)年的磨礪里也只剩下模糊的廢墟。唯有立起的指示牌,倔強地指引著這里曾經(jīng)存在過的期望。走進漏雨的教室里,荒草間仍有瑯瑯的讀書聲在回蕩。那聲音很輕,像來自四面八方,帶著不甘沉寂的力量。

古建筑的修復與文化的傳承,織就了茶山村生生不息的長卷。楣桿石與菜苗共享同一片陽光,歷史不再是被供奉的標本。這座古村沉默地見證著歲月的點滴變遷,盛放著一代又一代的記憶、生計與期許。離開時大雨如注,古村與城市的邊界被暈染成潑墨的山水畫,模糊了時代的界限。蝙蝠山下,承慶樓的穿堂風帶著水汽和木香掠過,如同故人的嘆息。

客家的歷史從未凝固,它藏在瓦礫罅隙里,飄在書塾殘頁間,活在荷塘新秧中。這里的故事,是古民居與泥土地的私語,是傳承與發(fā)展的對談,是在一道棲息著鄉(xiāng)愁的折痕里,藏著整座茶山村的魂。


雨·茶山村

□霞朵

早聽聞茶山村是中國文化名村,自古崇文重德,興教興邦。清朝乾隆時期起先后建書屋五座,尤其是1910年建的云漢女子學校,是梅州地區(qū)唯一的一間女子學校,聲名遠播,可見茶山村的文風昌盛并非浪得虛名。只見村落從東南至西北的走向里,翠嶺連綿,溪水淙淙,屋舍錯落有致,有良田美樹桑竹之屬,生態(tài)甚美,青山碧水像是茶山村的隱喻,看得見的人文毓秀,內(nèi)涵豐富而飽滿。

我與攝影協(xié)會的一位朋友,悄悄走在人群的后面,慢看細品老屋的韻味。經(jīng)過云漢樓,斗門寂寂,門前拾級而上的臺階,長了些雜草,其中苔蘚因為雨水潤澤而綠意鮮明,更襯托出村落的寧靜。我站在臺階的最下面,向上望斗門,恍然看見一個背著書包的女娃娃,從斗門跑出,女娃的布鞋踩碎了臺階上的露珠,露珠化成的水漬順著臺階而下,洇入土壤,洇入無聲的歲月。迎面而來的,是她的阿媽,肩上橫著一條帶鉤的扁擔,扁擔一頭挽著一只木桶,裝著洗好的衣裳;一頭鉤著一只竹籃,里面是洗得干干凈凈的菜蔬和紅薯。女娃見到阿媽開心道:“阿媽,我上學啦!”阿媽臉上漾起笑,慈愛叮嚀:“去吧,走慢點,路上別貪玩!”

云漢樓后面是一座山,山的后面有一間云漢女子學校,女娃娃就是去那里上學。她一蹦一跳走過田埂走過村中的小道。她一會兒遇見菜花上面的一只黃蝶,一會兒聽見翠綠叢中的一聲鶯啼,一會兒望見如野馬又似芻狗的一朵云。荷樹窩的春夏秋冬在女娃娃的眼里流曳,在她心里流曳,她的眼神清亮,她的步履輕盈,這一定是茶山村近代時期的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

來到大夫第門口,老屋里躥出一條棕帶點黑的田園犬,對我與同伴熱情地搖起了尾巴。我倆不禁停下腳步,逗了一會兒田園犬。而田園犬以深沉逗引我向時光深處眺望。我恍惚聽見某個月朗星稀的秋夜,從屋里搬桌子拿椅子的聲音,而后是煮水泡茶的聲音,“把盞話桑麻”的歡聲笑語。月上中天,大夫第一間屋子里一位少年郎在伏案苦讀,時而搖頭晃腦地讀著《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時而托腮凝神,呈思考狀。月光從窗口照了進去,與暈黃的燈光融在一起,分不清哪一縷是燈光,哪一暈是月光。最終被山風熏染了的月光,跳進了少年的心里,故鄉(xiāng)的月光放夢里反復咀嚼后,被少年寫進了詩箋,日后又成為他疼痛的鄉(xiāng)愁。

遐想間,與同伴慢行至大夫第下面、田間的風雨廊,小雨一直下著,我們在風雨廊一邊閑聊,一邊欣賞雨中的茶山村。大學課堂上曾著迷過的一首唐詩《雨過山村》,幻化成一位村姑,羞怯著卻眉眼含笑走到我的眼前:“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鼻七@山谷里老屋建造得多好啊,背山、面水、臨田,美哉!這“一山—水—宅—田”的田園風貌,屋舍組團式地建于山腳下,支巷與主街連通,“魚骨”狀的路網(wǎng)結(jié)構(gòu),是說不盡的和諧與美好。

風雨廊旁邊,有幾個攝影協(xié)會的朋友在用無人機拍攝雨中的茶山村貌,不時發(fā)出贊嘆聲,原來山上和半空的雨霧將茶山村魔幻成了一處仙境。我跑過去觀賞,只見雨霧在飄飛,屋舍,田疇,青山,時隱時現(xiàn),美翻了!灼灼歲序,雨過茶山村,我的心被源遠而深厚的文化名村潤澤,歸去,定然也無風雨也無晴。


站立的歷史

□陳華

從茶山村出來,除了念著村中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也想村莊名字的由來。是,茶山村的名字與茶樹有關(guān),再想,村莊的性格和命運不也如茶樸實、揚香、回甘嗎!

茶山村是梅州梅縣區(qū)水車鎮(zhèn)的一個村落,步入村莊,仿佛徜徉在一幅素雅的山水畫中。據(jù)《黃氏族譜》記載,明代初年,黃氏先祖云祖公從梅城西廂五馬坊遷于此地開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如今,已經(jīng)走過了600多個春秋。或許,一座座保存的古建筑便是最好的詮釋。

傳聞,茶山村有個約定:但凡在外有一定經(jīng)濟能力者,都得回鄉(xiāng)造屋。這從氣勢恢宏的古建筑中可見一斑,作為梅州地區(qū)迄今為止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密的客家建筑群,至今保存著近四十座古民居:有近500年的紹德堂,有300多年的萼輝樓、司馬第……,有200多年的暢云樓、培元樓……,就是儒林第、云漢樓、資政第,也有上百年歷史。

百年風雨,古建筑難免油漆脫損、門鎖生銹或墻頭屋角殘缺不全,但穿行其間,繁華、風雅依舊可見,三廳四進,東閣西廂,閨樓、書閣、花園、經(jīng)堂,錯落有致;石雕、木雕、彩繪、鏤空,精彩紛呈;墻或柱、門或窗,祥云環(huán)繞、八仙過海,花格、平行,兩扇、四扇,無論是象征五福的還是寓意紫氣的,威武也好、儒雅也罷,均是對美好的追求。這僅是外表,若是駐足傾聽,皆有故事。

在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時代,天時、地利與人是密不可分的。茶山村有山所靠,有水流淌,村民開山造田,開荒種菜,即使天寒地凍、烈日炎炎也不敢懈怠?!芭虬胍垢薄白阏羰钔翚?,背灼炎天光”,古詩佳句是對農(nóng)人最好的寫照了。然而,即使“鋤禾日當午”、“人牛力俱盡”,收獲還是菲薄,溫飽還是不能解決。這不只是茶山村的命運,在商業(yè)化、信息化、技術(shù)化沒有到來之前,隱藏于山巒腹地的村莊大都如此。

茶山人盡管經(jīng)濟拮據(jù),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堅守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傳統(tǒng),他們死心塌地,竭力供養(yǎng)子女讀書。晴耕雨讀,成了茶山村的信念和生活方式。

在煙火人生中,茶山人走出大山,窮則思變。教學相長,村中日漸走出了一個個學子:嘉應首富黃云輝、清朝領(lǐng)事黃錫銓、軍事家黃琪翔、雕塑家黃心維、全國婦聯(lián)原副主席黃甘英、外交家黃鈞選等歷史名人,還有諸多的文臣武將、商賈富豪,各自在軍政、文教、商界等領(lǐng)域盡顯其才。

人才輩出是村莊的喜事,但懂得走出去的同時,把精華引進來,更是村莊的好事。為使家鄉(xiāng)更多的子弟能讀會寫,先富裕起來的鄉(xiāng)人紛紛出資興建學堂。掐指一算,不過千畝之大的茶山村,百年以上的學校竟達5所,最古老的該是1536年創(chuàng)建的紹德學堂了。無論是鳴鳳書室(1790年創(chuàng)建)還是摶云書屋(1805年創(chuàng)建),抑或煥郎書屋(1885年創(chuàng)建)和云漢女子學校(1910年創(chuàng)建),都是時代洪流中展現(xiàn)的人文風貌。尤其是云漢女子學校,使村中男女享受上了平等教育,這點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尤為可貴。那些都是長達幾百年的事了。

其他姑且不談,茶山村從一個平常之村晉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肯定離不開這些名人和故事,是他們豐盈了茶山村的歷史文化。假如無之,好比沒有月亮的夜晚,即使繁星閃爍,也少了獨特的清輝。如此一來,村莊以及那些用鋼筋水泥堆砌的“盒子”,其意義不能單純地把它視作物體了,換個角度,它們是站立的歷史,是凝固的文化。

茶席初起,炭火正紅,茶湯飄香,賓朋滿座……古老的茶山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優(yōu)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迎來一撥又一撥遠道而來的游客。


書香潤水美

□李新耀

2025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學惠民活動暨“文學駐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學賦能‘百千萬工程’”志愿服務(wù)行動,走進梅縣梅南鎮(zhèn)水美村,適逢我的第三部散文集《炊煙最暖》出版,首發(fā)式暨贈書活動同步進行。

記得活動的前一天我們載著新書去布置會場,剛到水美村黨群服務(wù)中心,一陣瓢潑大雨不約而至。抖落身上的雨珠,市作家協(xié)會陳主席風趣地說,老區(qū)人民太熱情了,以天然交響樂歡迎我們!村支書則興奮地回應,貴客光臨,天地有情,我村久旱逢甘露,感謝你們送來一場及時雨!

山區(qū)驟雨來得突然,去得也快,聊著聊著雨過天晴,舉首遠眺,暮春的九龍嶂,層巒疊翠,清流出山澗,雨露潤萬物,潔白無瑕的油桐花,與云山霧海交相輝映。東江紅軍搖籃星拱樓后山“蘇區(qū)精神永放光芒”十個大字熠熠生輝,一幅山青水美畫卷展現(xiàn)在眼前,水美村果然氣場不凡!

我們啟封剛出廠的新書,墨香四溢,伴隨著清新而濕潤的空氣,從會場飄向天空,飛入尋常百姓家?,F(xiàn)場布置完畢,萬事俱備,手機屏幕卻彈出氣象臺預警:活動舉辦日天公不作美,將有雷雨大風!與此同時,參會代表的擔心在群里不斷接龍。我問怎么辦?陳主席回答,應該問題不大,按期舉行。鎮(zhèn)村干部更是樂觀地說,省市作家老師們不辭勞苦,千里迢迢送文化進老區(qū),上天和革命先烈都會關(guān)照。我附和著說對呀,善者天助,做好事不必擔憂太多。

活動如期舉行,洗盡鉛華的水美村,好似剛出浴的婷婷少女,讓代表們眼前一亮。前來迎候的村支書感慨地說,村里下了一整夜的雨,革命先烈之靈感天動地,把雷雨都提前了,今天多好的天氣?。?/span>

新時代鄉(xiāng)村大講堂里座無虛席,書香彌漫,熱鬧的氛圍令省作家協(xié)會領(lǐng)導和作家老師們喜出望外。活動簡樸而隆重,“我為梅州寫首詩”“文學賦能百千萬工程”“作家新書首發(fā)暨贈書儀式”“名家講座”等輪番上陣。深圳大學教授、作家南翔和知名作家、編劇、導演鐘二毛的專題講座,讓大家耳目一新,把活動推向高潮。他們分別以《生活是文學的酵母》和《碎片化時代該如何閱讀》為題展開文學創(chuàng)作交流。南翔老師現(xiàn)身說法,分享了他是如何巧妙地將生活中的素材轉(zhuǎn)化成創(chuàng)意不凡的小說文本,如何注重藝術(shù)邏輯和小說修辭,才能取得最好的藝術(shù)效果,聽來茅塞頓開。鐘二毛老師闡述了在碎片時代閱讀的重要性和靈活性,強調(diào)不要迷戀于網(wǎng)絡(luò)“深度好文”之類的碎片化閱讀,要多讀經(jīng)典作品,注重感受和體驗,聽后回味無窮,受益匪淺。作家莊巖老師聽完課,深有體會說,基層作家難得聽上如此高層次的講座。文學惠民真正實現(xiàn)了優(yōu)質(zhì)資源直達一線!

泥土的芬芳是書香之本,文學之源?,F(xiàn)代作家路遙《平凡的世界》《人生》,陳忠實《白鹿原》都根植于黃土地?!八来鍤v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座文學的富礦,值得老師們深耕。”專門從外地歸來參加活動的羅女士,拿著墨香飄飄的新書,環(huán)顧綿延青山,熱情地給我們介紹起這片熱土。走進東江紅軍歷史陳列館、東江工農(nóng)紅軍總指揮舊址星拱樓、紅軍客棧、紅軍古道,歷史的濤聲仿佛穿越時空朝我們涌來。誕生于硝煙中的東江軍事政治學校,今天依然能夠觸摸到文明之師的文化符號,感受到撲鼻而來的書香。東江紅軍走出深山,奔向革命洪流,最終取得勝利。今天這塊紅土地,這片綠水青山,薪火相傳,蝶變成金山銀山。

活動結(jié)束,書香浸潤著水美村的每一個角落。山路十八彎,鄉(xiāng)村振興正是當下文學賦能之大舞臺,水美村深厚多層的題材,期待著大家拿起手中的筆,用文字律動時代脈搏,以書香傳承紅色基因,讓水美村走出深山老林,不負韶華,不負時代。老區(qū)人民向我們道出心聲,依依揮手話別,天空應景地飄起了毛毛細雨……


風從山里來

□莊巖

風從山里來。它是大地脊梁的呼吸,蟄伏于低谷,翱翔至頂峰。穿行森林之間,仿佛是葉片對樹的贊美。起舞清流之上,又好似水花獻給小溪的歌謠。

當?shù)谝豢|陽光穿透云霧,山風掙脫夜的懷抱,掠過九龍嶂的茶壟和紅軍烈士紀念碑,撲面而來,每次都捎著歷史的硝煙。我深吸一口,凝神細辨,風里混著紅軍橋下鐵索的震顫,夾雜著星拱樓木門的“吱呀”聲響,包含著老酒坊里糯米的甜香。這風從1929年吹來,拂過戰(zhàn)壕遺址上新栽的百香果藤,揚起游客手中飄揚的小紅旗,最終停在村口老樟樹新抽的嫩芽上,將水美村的百年光陰揉成一片碧色。

旭日東升,星拱樓靛瓦上的露珠被風吹干,建筑輪廓在后山大片青綠中逐漸浮現(xiàn)。這座二堂二橫的客家老屋,墻垣斑駁如泛黃書頁,而門楣上“東江工農(nóng)紅軍總指揮部”的朱漆大字,卻鮮亮得像淬火的刀鋒。九十多歲的鐘婆婆喜歡倚在門邊曬太陽,一遍遍向后生們講述革命故事:“那年紅軍來議事,馬拴在廊柱上,嚼的就是阿姆曬干的番薯藤呀……”說話間,老人滿是褶皺的手指撫摸墻面,眼神里流動著蘇區(qū)民眾獨有的深情。山風感到心疼,不急不徐地陪著,一邊聆聽老人回憶往事,一邊輕輕為她送去清涼。

酒香是星拱樓的另一種語言,同樣敘述著陳年舊事。微風里,紅軍酒坊的蒸籠終年吞吐白霧,竹甑里的糯米在柴火中輪番舒展身軀,升騰液化為琥珀色的瓊漿,滴入下面的老陶甕中。酒坊傳承人馮紹粦舀起一勺,屏息細看,酒面浮著光斑,恍如當年的革命火種。他淺嘗一口,眉眼間露出滿意的笑容。嗯,火候十足,味道純正,只要接下來的發(fā)酵、炙酒和封裝等環(huán)節(jié)小心謹慎,一甕新的紅軍酒便大功告成。他顧不得擦去額上的汗珠,目光如炬緊盯灶頭,不斷調(diào)整著火候。鐘婆婆說,馮紹粦釀酒的姿勢與其祖父神似。八十年多前,馮老爺爺同樣在這口老陶甕前日夜蒸煮。老酒里高達六十多度的酒精,曾被用來清洗紅軍傷員的傷口,那殺毒消炎的效果連衛(wèi)生員都贊不絕口。寒冷冬季,炊事班給戰(zhàn)士們裹腹御寒的米酒,也全是他老人家親手釀造。老陶甕有一米多高,粗糙,厚重,深褐色的外表布滿歲月痕跡,甕口那圈烏亮的包漿,便是馮家?guī)状私承闹凭频蔫F證。馮紹粦不惜體力左右搖動,讓新釀的酒液在甕內(nèi)均勻掛壁,確保達到最佳狀態(tài)。我想,這必定是祖輩留下的規(guī)矩,用心,專注,容不得一絲雜念。既是致敬,也是傳承。

午后陽光切進天井,配合聲、光、電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將革命斗爭紀念館的玻璃展柜映得透亮。當年的《紅星畫報》里,紅軍戰(zhàn)士用木炭畫出草藥圖譜,盡管簡單,但在醫(yī)藥匱乏的年代,不知挽救了多少傷員和患病農(nóng)民的生命;一把生銹的軍號裂了唇簧,卻仍保持著沖鋒的姿態(tài),激勵同志們繼續(xù)戰(zhàn)斗,把革命進行到底。年輕講解員指著沙盤上蜿蜒的紅軍驛道聲情并茂,從革命年代的艱苦斗爭一直講到新時代的鄉(xiāng)村巨變。山風在光影中流動,將1929年的歲月與2025年的時光疊印在一起,模糊了游客們的眼睛,振奮了每一個人的心靈。其中,也包括我!

山風高興起來,在半空打了個旋,轉(zhuǎn)向清澈見底的水美河。漫過河邊連片的油綠稻田,經(jīng)過網(wǎng)紅打卡的竹排水塘,循著玻璃般的水花來到龍氏觀賞魚基地。七彩神仙魚、馬來西亞金龍、印尼紅龍……上萬尾彩魚同時攪動,將整個養(yǎng)殖池變成流動的彩虹。村民丘海輝撈起一網(wǎng)鳳尾錦鯉,魚鰭振動抖出的滴滴水珠里,倒映著他勤勞致富的笑臉。

暮靄中,紅軍客棧漸次亮燈,竹匾晾曬的客家姜糖泛著蜜色。農(nóng)家樂炊煙隨風飄蕩,一半是筍干燜肉的香氣,一半是游客的歡聲笑語。老板娘羅秀霞忙里偷閑,輕輕擦拭自家的“水美雞”商標,又對冷柜內(nèi)真空包裝的鹽焗雞看了再看,眼角噙著感恩的熱淚。是啊,沒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哪來今天的幸福生活?

風從山里來,越過水美村,終將吹向遙遠的地方。

在它的心里,永遠記得進入星拱樓的特別禮儀——先輕叩三下木門,再掀起展廳的紅色帷幕,最后停在那壇未開封的老酒上,等待某個清晨被曙光重新灌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春草国产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 天天干天天添 |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9 |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 久久艹人人艹 | 成人秋霞在线观看视频 | 2021免费日韩视频网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免费黄色片网站 | 久9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看夜夜操 | 青春草国产视频 | 久草天堂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青青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 | 久草精彩视频 |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 |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99热成人精品免费久久 | 亚洲三级天堂 | 第一国内永久免费福利视频 | www操| 日韩黄色免费 |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九九热在线免费观看 |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 国产大片中文字幕 | 99精品视频不卡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 日韩大片在线 | 两个人高清视频免费观看www | 久久综合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 久操福利在线 | 欧美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看片 |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免费看 | 日本天堂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