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調研組到中山調研文學工作 以“敢為天下先”的自信探索文學守正創新之策
更新時間:2025-06-13 來源:廣東作家網
6月11日,為認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省作協調研組到中山開展新時代文學工作專題調研,了解中山在文學組織建設、文學精品創作、人才隊伍培養、文學惠民活動、文學交流合作等方面情況,面對面聽取中山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意見建議,推進落實省作協第十次代表大會精神,探討新時代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調研座談會在中山市文聯進行。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向欣,中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江,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郭松延,中山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志紅出席。中山市作協主席黃廉捷匯報市作協工作開展情況,中山作家、文學工作者代表結合文學創作經歷,暢談創作感受并提出意見建議。座談會由王志紅主持。
朱江對省作協調研組的來訪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表示,今年以來,中山文藝精品創作捷報頻傳,先后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廣東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這和省作協一直以來對中山文學工作的關心支持分不開。中山將以此次調研座談會為契機,改進文學人才培養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強對中山文學工作的組織和引導,團結帶領全市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用心用情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期望省作協能一如既往地對中山文學事業發展給予關心和指導。
向欣充分肯定近年來中山文學工作取得的成績。她表示,中山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文學事業,從政治上、業務上、生活上關心人才、愛護人才,為作家體驗生活、接受培訓、從事創作提供有利條件,關心、幫助解決文學人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大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文學環境。在市文聯的直接領導下,市作協團結帶領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深學細悟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文學為紐帶,以工作為抓手,開展“香山文學大講堂”、舉辦“香山文學獎”“好書共讀”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積極構建山清水秀的文學生態,推出一大批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山特色的精品佳作,涌現出“中山詩群”等作家群體,摘取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等各類文學獎項。中山文學善于表現中山人民包容四海的胸襟、奮發自信的姿態、豪邁昂揚的氣魄,一大批作品為探究中山地區整體思想、風氣提供了破解奧秘的文本,其所負載的藝術魅力和審美意蘊成為地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東文學百花園中堅持文學理想、大膽藝術探索、潛心耕耘、履踐致遠的代表之一。
向欣認真聽取作家、文學工作者代表的意見建議,對推動新時代中山文學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以“鐵肩擔道義”的自覺,發揮文學潤物無聲之用。中山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牢牢把握、主動認領新時代文學的使命,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壯志把作協工作和文學事業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把堅定文學信念、真摯人民情懷、自覺歷史擔當體現到文學創作實踐之中,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情懷觀照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讓優秀的文學作品成為時代的報春花和精神的棲息地。二是以“敢為天下先”的自信,探索文學守正創新之策。要秉持“敢為天下先”的文化特質,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文學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的創新,大力推進文學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充分發展。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善于從新時代偉大變革中提煉主題、捕捉靈感,積極探索建立“全領域統籌、全周期扶持、全要素配置、全鏈條開發、全方位宣推”的文學創作生產體系,打造更多具有廣東特色、中山特質的文學IP。要樹立“大文學觀”,抓好以“素人寫作”為代表的“新大眾文藝”創作,持續參與推動興起“全面寫作”熱潮,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精品佳作。三是以“放眼看世界”的自強,拓展文學破圈跨界之道。要善于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運用灣區特色語言、灣區表達方式,講好恢弘的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要努力從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中尋找文學形式創新的支撐點,把傳統文學樣式同新興文學傳播渠道有效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文學的生命力和表現力,不斷擴大優秀作品的受眾面、影響力和輻射力,推動文學破圈跨界傳播。
省作協一行還在中山市沖口村史館、崖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中山人文歷史和新時代鄉村振興新成果。
參加調研座談的還有省作協主席團成員、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周智,副秘書長、創研部主任林世斌,中山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盧曙光,中山市作家、文學工作者代表張舒廣、黃祖悅、王捍紅、吳劍華、莊越之、黃金湖、伍志堅、陳龍輝、藍松濤、吳奇兵、林霞等。
(文:王金芝 圖:陳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