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實力派作家、素人寫作者交相輝映!第十屆東莞荷花文學榜揭榜
更新時間:2025-06-09 來源:東莞文聯
又到荷花綻放時,紅花綠葉相輝映。為持續擦亮“東莞創作”品牌,以文學賦能“百千萬工程”,助力文化強市建設,6月5日,由東莞日報社、橋頭鎮人民政府、東莞市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東莞荷花文學榜終評會在“中國荷花名鎮”橋頭鎮舉行。經評審專家嚴格認真評審,在新聞媒體及公證人員的見證下,各門類年度作品及突出貢獻人物揭曉。
本屆東莞荷花文學榜,參評作品門類整齊,量質兼具,尤其是一批素人寫作者的參評,充分反映當前東莞充滿活力的文學生態和素人寫作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通過荷花文學榜的檢閱,東莞文學的實力和成績再次得到業內專家學者的高度好評。終評委一致認為,歷經十屆的積累與沉淀,荷花文學榜構成了一部小小的東莞文學史,其影響早已走出東莞,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專業、權威
終評委陣容一如既往地強大
東莞荷花文學榜自2007年創辦,每兩年評選一屆,多年來為東莞文學發掘并輸送了一大批實力作家,被譽為東莞文學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是東莞目前最高的純文學榮譽。
第十屆東莞荷花文學榜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經初評,最終評選出26部作品入圍終評。為確保評選的專業、公正與權威,荷花文學榜組委會歷來重視初審評委和終審評委的分量,尤其是終審評委,堅持只聘請曾擔任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評委,并以此為標準建立了“評委庫”,收錄數十名國內知名的、有代表性的學者、作家、評論家和編輯,每屆從庫中抽取5名擔任終審評委。
本屆東莞荷花文學榜終評委陣容一如既往地強大,由中國作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原主編施戰軍,北京老舍文學院專業作家、北京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喬葉,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協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謝有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作協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劉大先,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陳培浩等5位專家學者擔任。
終評會上,5位終評委秉持專業嚴謹的態度,認真開展評審工作,他們現場發表各自評審意見、現場投票,整個評審過程公開透明。
名家、素人交相輝映
彰顯東莞良好的文學生態
從終評結果來看,東莞荷花文學榜的開放與包容、東莞良好的文學生態以及東莞作家的創作實力得到充分彰顯。
長篇小說方面,4部入圍終評的作品各具特色,皆為厚重的心血之作,最終李志良的《青蓮》憑借濃郁的嶺南風土人情、較高的文化審美價值脫穎而出。短篇小說上榜作家穆肅,曾入選首屆荷花文學榜,此次在第十屆荷花文學榜這個特別的節點再度上榜,表明東莞作家始終堅持創作,堅守初心,向著文學更高領域邁進。
吳向東、曾海津同樣是荷花文學榜的熟悉面孔、皆曾上榜,這些已然成長為東莞乃至廣東文壇中堅力量的作家依然關注并支持東莞荷花文學榜,顯現出荷花文學榜的含金量與地位。
黎啟天是國內知名詩人,曾參加過青春詩會和魯迅文學院高研班培訓,本次也以組詩《那些從我身上脫落的黑夜與白晝》參與角逐,以純正的文學品性和絕對優勢贏得評委一致認可。
不厚名家,不薄新人,是荷花文學榜一以貫之的原則。一批素人寫作者的參評,成為本屆荷花文學榜的突出亮點。當前,新大眾文藝發展如火如荼,東莞的“素人寫作”現象更是受到全國關注。本屆荷花文學榜,吸引了一批素人寫作者參與角逐,如周志文、馬益林、賴海石、楊華之等,他們報送的參評作品水準普遍較高,字里行間飽含普羅大眾的豐富生活肌理,折射出東莞這座國際制造名城的煙火溫度,成為拓展與研究東莞文學的嶄新范本。這些素人寫作者的作品,得到終評委高度認可,紛紛表示這是一個可喜的發現和收獲。
散文上榜作家胡云,就是一位素人寫作者,其作品《岔路口》兼具探索性、思想性與藝術性,讓終評委眼前一亮,實力上榜。
經主辦方共同推薦,終評委一致表決,推選退役軍人、文學老兵李揚輝為第十屆東莞荷花文學榜年度突出貢獻人物。李揚輝是首屆東莞荷花文學榜、連續五屆全國揚輝小小說獎的重要倡導者和資助者,在5月舉行的“《小小說選刊》創刊40周年慶典活動”中,榮獲全國“小小說事業推動獎”。本次推選李揚輝作為東莞荷花文學榜突出貢獻人物,旨在鼓勵表彰其慷慨無私的文學情懷和對東莞文學事業發展產生的積極推動作用與示范影響。
連續十屆碩果累累
映照荷花文學榜不變的初心
連續十屆、近20年的辛勤耕耘,東莞荷花文學榜茁壯成長,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并結出累累碩果:一大批優秀作品和優秀作家從荷花文學榜脫穎而出,走向省內外,推動東莞文學不斷繁榮發展,為東莞文學“異軍突起”打下堅實基礎。
“荷花文學榜一直保持高水準,這當然是得益于東莞有很多優秀的作家和作品。”見證荷花文學榜一路發展的謝有順表示,透過東莞荷花文學榜,可以看出東莞近年的文學水準,通過連續十屆的積累,荷花文學榜本身也構成了一部小小的東莞文學史,承載著對東莞文學進行梳理和定位的功能。很多作家對東莞荷花文學榜非常認可,紛紛以上榜為榮,這足以說明荷花文學榜的影響力,雖是一個地方性的文學榜,但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荷花文學榜辦出影響、辦出品牌,離不開東莞日報社、橋頭鎮人民政府、東莞市作家協會這三家主辦單位的精誠團結,目標一致、優勢互補、親密合作、共同堅守,積極搭建平臺,構建文化高地,精心培育呵護這朵文學荷花,讓其歷久彌香。
不忘初心,方能行穩致遠。東莞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張樹堅表示,自創辦以來,三家主辦單位真誠合作辦好荷花文學榜的初心始終沒有變,即扶持東莞作家成長、繁榮東莞文學事業;制定的評選規則始終沒有變,如堅持聘請“茅獎”“魯獎”的評委擔任終評委,堅持“追求卓越、寧缺勿濫”的原則等。連續十屆,確保東莞荷花文學榜的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
站在第十屆的重要節點,各界一致表示希望東莞荷花文學榜持續辦下去,越辦越好。“任何一個文學評選或榜單,要有大的影響力,先要有作品為基礎。荷花文學榜要想辦得更有生命力,還是要發現更多好作品,發現更多年輕新銳作家,讓他們從這個文學榜起步,走向一個更廣闊的寫作未來。”謝有順認為,如果一個文學評選或文學榜有發現的能力,也有遴選出好作品的能力,就有了最重要的基礎。此外,連續性同樣重要,要持續地積累、堅守,這樣就會有很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