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第二屆“東盟青年作家中國行”走進廣東佛山
更新時間:2025-05-27 來源:廣東作家網
5月26日下午,參加第二屆“東盟青年作家中國行”的40多位作家從廣西欽州抵達廣東佛山,開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改革開放先行地的探尋之旅。
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對外聯絡部、廣西作家協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聯合主辦,中國作家協會東盟文學交流中心、欽州市文聯、廣西海絲文化交流基金會、佛山市文聯、東莞市文聯承辦。來自9個東盟國家和中國北京、上海、青海、吉林、廣東、廣西等地的46位作家、詩人、翻譯家參加活動。
當天下午,作家們抵達下榻酒店稍作休整后,便步行前往祖廟博物館。
“來到這里就像回到家里一樣。”走在路上,看到臨街商鋪擺賣的粽子,越南作家曾原健感慨說,他的祖籍在廣東清遠,現在家人還保持著在廣東時的生活習慣,比如吃粽子、看舞獅等等,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還能說一口流利的“廣州話”。
祖廟是一個民間藝術博物館,嶺南建筑的結構裝飾、雕刻藝術與神話傳說完美結合,被外國友人譽為“東方藝術之宮”。如祖廟前殿、正殿所陳列的大型神臺,就是佛山著名的金漆木雕杰作之一。所雕刻的內容包括“荊軻刺秦王”“李元霸伏龍駒”“竹林七賢”與“薛剛反唐”等故事。而最吸引人的是黃飛鴻紀念館。這里每天進行一次的南派舞獅表演,隊員們在鐵柱和木樁上閃展騰挪,將高超的嶺南獅藝展示給游客。
柬埔寨作家協會主席、詩人布隆布拉尼表示,他在這里看到了中國人的微笑和這個國家的繁榮,讓他產生了寫作的靈感,希望作家們可以用筆寫出不一樣的詩篇。
泰國作家賈薩尼·泰頌提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廣東省,非常興奮,激動。“尤其是剛剛看了舞獅表演,我太喜歡了。”她說,對于年輕作家來說,能像這樣相聚一堂,共同舉辦活動,相互合作、創新,或許能創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老撾作家沙愿颯·萬猜耶德表示,第一次來到中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佛山禪城,展現了豐富的中國文化,這些古建筑和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得非常好,實現了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相互融通。
中國作家陳崇正表示,作為一個廣東人,對廣東文化深厚的底蘊感到特別驕傲。在與東盟作家的交流中,他也感受到了作家們對于嶺南文化的熱情。東盟青年作家群體中有很多華裔,這次活動也能夠激發他們對廣東文化、嶺南文化的興趣。希望更多東盟青年作家關注嶺南、書寫嶺南,讓更多人了解中國、讀懂中國。
中國作家朱鐵軍表示,參觀祖廟,領略了獨特的嶺南古建筑風貌和廣府文化的脈絡,舞獅表演讓大家印象深刻。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博厚,讓外國作家們更好地認識了中國,也讓我們倍感文化自信所帶來的民族自豪感。文學跨越了國界和語言,讓我們和世界緊密相連。這是一次難忘的行程,是這個初夏最美好的記憶。
(文:社聯部 圖:陳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