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組織青年作家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
更新時間:2025-05-09 來源:廣東作家網
5月8日下午,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向欣帶領青年作家一行,前往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劉春、郭松延,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王國猛,省作協副主席、廣州市作協主席逄貝(龐貝),省作協副主席、深圳市作協主席吳君,深圳市文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江冠宇,省作協主席團成員、深圳市作協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秦錦屏,省作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周智,副秘書長、社聯部主任陳蕾,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陳宇,以及新會員作家、青年作家代表等50人參觀展覽。
“大潮起珠江”展覽以廣東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為“主線”,依照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不同時期的目標任務,按時間順序分為序廳、“敢為人先 勇立潮頭”“增創優勢 砥礪前行”“走在前列 當好窗口(2012-2018)”、尾廳五個部分,全面展示廣東改革開放的崢嶸歲月,生動再現廣東改革開放重大決策、重大突破的壯闊歷程,深入反映廣東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向欣表示,組織本次觀展活動是省作協著力構建新時代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1+2+3+N”工作體系,實施文學六大工程特別是“文清氣正”文學工程的一項具體舉措。在“大潮起珠江”展覽中,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光榮在列,這既反映了黨和政府充分肯定在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中文藝工作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人民群眾高度認可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文藝戰線取得的豐碩成果。陳國凱、張永枚、金敬邁、梁信等老一輩文學家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要充分考慮時代與文學、文學與人民、繼承與創新、創新與發展等多重關系,擔當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忘初心,不畏艱辛,不斷攀登人生和藝術高峰。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是中國故事的精彩縮影,是文學創作的一方沃土。緊扣時代脈搏、講好中國故事是當代青年作家的重要使命。通過沉浸式學習改革開放歷史,激勵引導青年作家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繼承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實干精神,扎根廣東改革開放這片文學熱土,爭當新時代文學的“弄潮兒”,打造更多深入人心的時代精品,以文學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聚集到展覽館,仔細觀看每一件展品和圖片,認真聽講它們背后的故事,沉浸式參與互動項目,回顧廣東的過去和今天,感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滄桑巨變。作家們紛紛表示,今昔對比的圖片和展品展示了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變革,蘊含著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和取之不竭的創作資源,值得文學大書特書,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
“今年是我南下廣東的第三十個年頭,對改革開放大潮的歷史意義有著更多的體悟和認知。”龐貝回想個人經歷,感慨萬千,“廣東作為近現代社會變革風潮的引領者、先行者,應是文學創作的重要題材資源,而這種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本身也給我們的文學創作以寶貴的啟示。”
觀展過程中,由省作協提供的一張 “1979年7月,廣東文學院成立”珍貴照片吸引了作家的目光,大家長時間駐足品味,久久不愿離去。吳君動情地說:“廣東文學前輩以文化活水滋養著嶺南大地,為當代文學史留下了最重要的篇章。他們的存在無疑是廣東最閃亮的名片。廣東作家被放在這么重要的一個位置上,既是廣大作家的光榮,更是對青年作家的期待。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如何書寫這座城,如何挖掘大灣區這個文學富礦,是擺在每位作家面前的新課題。”
00后作家曹悅童看展后感觸頗深,她表示,從40年滄桑巨變中,看到前輩敢闖敢試的魄力,也深感新時代青年需接過創新接力棒,用文字記錄更鮮活的中國故事。廣東是一塊蓬勃發展的熱土,一個寫作者只要真正置身于這塊熱土,投入其中,就會發現里面蘊藏著無盡的文學能量。
95后作家武捷宇認為,從阡陌農田到高樓林立,從傳統制造到智慧領航,從邊陲小鎮到國際都會,樁樁件件,皆是廣東敢為人先的生動注腳,句句章章,盡是勇立潮頭的奮斗長歌。
“這里的每一個腳步,都深深烙印在新中國成長復興的軌跡上,書寫著黨和南粵大地萬千人民的奮進歷程,彰顯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為當下和未來的我們如何繼往開來、再攀高峰,提供了寶貴的物質與精神財富。”85后作家楊肖坤表示,“要用好文學之筆,描繪多彩河山。”
(文:組聯部? 圖:陳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