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作家、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教授陳繼明: 廣東文學的核心特質是開放包容
更新時間:2025-04-01 來源:廣東文壇
我來廣東近二十年了,近十年主要轉向長篇小說的寫作,《七步鎮》《平安批》《敦煌》《大聲獨白》相繼發表和出版,這些小說有些是嶺南題材,有些和嶺南沒有直接聯系,但視野和觀念,無疑受益于廣東這片熱土的滋養。
我以為,廣東文學的核心特質是其開放性和包容性。這里既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交匯的“熔爐”。近年來,廣東作協通過“深扎創作”“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等活動,鼓勵作家深入生活現場,捕捉時代精神。為了《平安批》的寫作,我曾在汕頭掛職一年,完成了對僑批的深度書寫。我的新作《大聲獨白》,故事發生在廣州,內容有高度的現實感和緊迫性,表達了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現代人的個體心理和生理問題,以及脆弱的個體和高速變化的時代之間的復雜關系。
深入生活,放眼世界,這種創作理念已成為廣東作家的共同選擇。老作家劉斯奮說,改革開放和人才匯聚,是廣東文學的“兩大富礦”。《白門柳》之后,眾多作品都顯示了既扎根地域又超越地域的突出特點,一方面講好嶺南故事,另一方面又主動把嶺南故事融入中國故事中,顯示了不俗的創作實力,都是對“兩個富礦”的有力回報。
廣東作協已設立多個深扎實踐點,推動作家深入灣區建設第一線和鄉村振興第一線,“新南方寫作”氣象不凡,必將出現更多更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