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nèi)容
深莞惠作家、編輯2025年新春座談會暨惠州小小說大課堂第92課成功舉行
更新時間:2025-03-17 作者:鐘志良 來源:惠州市小小說學會
3月15日下午,由廣東省小小說學會指導,惠州市小小說學會,惠州市老干部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會聯(lián)合主辦的深莞惠部分作家、期刊編輯2025年新春座談會暨惠州小小說大課堂第92課,在惠州市老干部活動中心三樓舉行。深圳市文聯(lián)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創(chuàng)意寫作博士王國猛,深圳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特區(qū)文學雜志社社長、總編輯朱鐵軍,廣東省小小說學會副會長、深圳市小小說學會會長、深圳《寶安日報》周末版主編徐東,惠州市委原常委、軍分區(qū)原政委、惠州市老干部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會會長肖紅,廣東省和惠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申平,廣東省和惠州市小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惠州學院文傳學院副教授雪弟,廣東省小小說學會副會長、廣州新華學院中文系教授夏陽,廣東省小小說學會副會長、東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荷風》主編劉帆,及小小說作家海華、王仕偉(阿社)、白雪、袁有江、鐘志良、陳江兵、李艷、陳海紅、楊君妮、龔小花、唐麗萍、曾速、萬蕊新、林秋萍、楊政、高國均、樂國強等出席活動。座談會由申平主持。
會議上半段,申平、徐東、劉帆首先分別代表惠州市、深州市、東莞市小小說學會,介紹了各自學會2024年取得的成績和2025年的打算。過去一年,三地小小說作家創(chuàng)作成果累累,2人獲得第十屆小小說金麻雀獎,多人獲得《小說選刊》《小小說》《作家文摘》評出的各類大獎,深莞惠小小說呈現(xiàn)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接著是主編致詞。朱鐵軍介紹了《特區(qū)文學》的辦刊情況,也談了自己對小小說的認知,同時,他“劇透”了一個大好消息,就是《特區(qū)文學》今年將開辟小小說欄目,為大灣區(qū)和全國小小說的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徐東談了自己從事編輯工作20多年的體會,他說,作為編輯,我非常渴望能看到高質(zhì)量的稿件,給讀者奉獻高質(zhì)量的作品。希望小小說作家堅持自己的初衷,不要被世風左右,堅持讀應該讀的書,寫自己應該寫的作品。給報刊投稿時作者一定要注意完善基本信息,不給編輯制造不應有的麻煩。
劉帆指出,《荷風》出版快十年了,最高興看到的是《荷風》刊登的作品被各種選刊選用,或進入語文試卷。《荷風》目前為季刊,每期發(fā)40多篇小小說,總共設有10個欄目,每個欄目各有特點,投稿時最好寫清楚投哪個欄目,這樣就比較有針對性。
三位主編致詞后,與會小小說作家展開了自由討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肖紅在總結(jié)時指出,深莞惠三地經(jīng)濟要融合,文學也要融合。小小說這種文體能及時反映社會熱點,反映人們的喜怒哀樂。全國小小說方興未艾,深莞惠小小說充滿活力,希望三地小小說作家和其他文學組織更加緊密團結(jié),互相切磋,取長補短,更上一層樓,再創(chuàng)新輝煌。
會議第二階段,惠州小小說大課堂第92課舉行,王國猛為大家作了一場“AI時代,文學創(chuàng)作(包括小小說)如何突圍”的講座。王國猛認為,在AI進入人們生活的時代,有一些公文、說明文或一般性的文章,還有一些秘書性工作將被AI所取代。面對AI,很多人會感到震驚、恐慌,特別是一些資質(zhì)一般的作者,不可避免地會被AI寫作所淘汰。但是,天賦較高的作者,一定會寫出比AI更有特點更有氣韻的文章來,因為你的稟賦、你的感情色彩,你的想象力是AI所取代不了的;只有那些沒有感情的、沒有思想的、沒有溫度的文章才會被AI取代。作為一個作家,你必須要寫你喜歡的,你熟悉的生活,表達自己的心聲,如果一個作家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獨到的見解,深邃的思想,那么,你就能在AI時代立于不敗之地,寫出AI無法寫出的作品來。因為機器沒有溫度,AI沒有獨特的思想。所以面對AI浪潮,我們大可不必恐慌,而是要重點提升自我,不做平庸之輩,并合理利用AI,借船出海,這樣才能突出重圍,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