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英雄花開英雄城”2025廣州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系列活動從化分會場活動舉行
更新時間:2025-03-12 作者:吳波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
英雄花開紅勝火,滿城激蕩英雄氣。
又是一年英雄花開之際,火紅的木棉花爭相開放,承載了廣州這座英雄城市的紅色記憶。
3月10日下午,“英雄花開英雄城”2025廣州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系列活動從化分會場活動在廣州市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舉行。本次從化分會場活動跟隨著“三英雄”足跡,追憶“三英雄”事跡,傳揚“三英雄”精神。
一首詩, 感受英雄精神的永恒綻放
1966年,三個年輕人在大嶺山林場救火犧牲,當時人們在他們的墓前種了三棵木棉。59年后,“英雄花開英雄城”從化分會場在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舉辦盛大的追憶“三英雄”事跡、傳揚“三英雄”精神活動。
活動現場發布了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為紀念“三英雄”寫的詩歌《紅棉光焰,英雄永生》,這首歌詠英雄的詩歌全文也被永久鐫刻在紅棉廣場:
紅棉光焰,英雄永生
楊克(中國詩歌學會會長)
三棵巍然的木棉
像時光流動中的三座雕像
它們昂首挺立
花瓣怒放如熾熱的火焰
曾有三位年輕人
在火光中走向不朽
他們逆山火而行
用大愛平息咆哮的火舌
血肉之軀筑起守護青山的石門
粗壯的樹干是他們的脊梁
支撐起歲月的重量
每一季花開,都是一次蘇醒
殷紅的色澤溢滿山谷
枝頭的紅棉猶如火炬閃耀
記憶與勇氣在每一片花瓣重生
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登臺朗誦詩歌《紅棉光焰,英雄永生》。在三英雄精神的激勵下,他傾情創作此詩,詩中“三棵巍然的木棉”既是烈士的化身,又是嶺南熱土的見證。當詩歌最后一句“記憶與勇氣在每一片花瓣重生”落下,臺下寂靜片刻,隨即爆發的掌聲與怒放的紅棉遙相呼應,這三棵木棉樹仿佛也在應和這場跨時空的對話。
活動結束后,楊克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我在廣州住了35年了,就居住在從化,我也很多次書寫過我們的市花。而創作《紅棉光焰,英雄永生》,完全被英雄所折服,我從3棵木棉樹、3位英雄獻身的角度來寫,來歌頌他們為守護廣州獻身的精神。”
一座雕像 銘刻英雄事跡
當日,活動現場舉行了三英雄墓祭掃獻花儀式,向英雄烈士表達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并為“三英雄”雕塑揭幕。
走進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西北方向有一塊顯眼的黃蠟石,石上六個鮮紅的大字——“三英雄紀念園”。園中矗立著廣州雕塑院一級美術師黃奔凱創作的《烈焰青春志》紀念雕塑,作品紀念的正是1966年在從化大嶺山林場撲火中英勇犧牲的劉桂東、梅錦康、嚴群英三位烈士。面對兇猛烈焰,三英雄為搶救國家財產,以青春之軀、無畏之姿與山火搏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雕塑整體呈火炬狀,象征著三英雄的精神熠熠生輝,激勵后人。
雕像旁的三棵參天木棉樹,是林場為銘記三英雄種下的。近六十年的風雨砥礪,木棉樹已巍峨如炬,枝干擎天,殷紅的花朵如烈士的熱血般灼灼綻放。紅色是廣州這座英雄城市的底色,木棉是廣州市花,素有“英雄花”美譽,蓬勃生長的紅棉正是三英雄精神的永恒象征——挺拔不屈、赤誠如火。
一場展演 凝聚信仰力量
這次的文藝展演分為“英雄豐碑·精神永續”和“紅棉映春·綠美同行”,來自全市各單位的300余名代表相聚在英雄樹下。
展演中,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紅棉短劇《大嶺山上的英雄花》重現塵封60載的三英雄事跡,“青山不負英雄志”的聲音與《銘記英雄志 傳揚英雄氣》的影像形成時空對話,深深打動著每一位現場觀眾。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廣州南方學院、珠江學院等學校學子表演舞蹈《奉獻》《初》和詩朗誦《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等,展現新時代青年的昂揚之氣。
英雄精神,星火傳承。現場舉行紅棉志愿服務隊授旗儀式,號召更多人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大嶺山林場2名護林員代表接受了從化區文聯書法家贈送的作品,激勵大家繼續踐行時代擔當、共建綠美家園。
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作為“英雄花開英雄城”2025廣州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系列活動核心場館之一,將在3月陸續開展包括紅棉舞臺、紅棉志愿、紅棉研習等多場紅色文化宣傳活動,致敬英雄魂,傳承英雄志,弘揚英雄氣。
一個公園 描繪紅綠畫卷
近年來,石門公園以綠美廣州生態建設和打造南粵紅綠徑為契機,依托“三英雄”紅色文化,把講好石門故事、講好三英雄故事與綠美廣州生態建設結合起來。
嶺南春早,木棉花開。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將以綠美廣州生態建設和打造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為契機,大力推動森林質量優化提升、森林旅游轉型升級、生態價值創新轉化和旅游服務提質增效,通過深入挖掘公園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創造“零距離”感受紅色印記的平臺與機會,向更多的人講述英雄故事、開展森林防火教育、傳播紅色文化,讓廣州的“英雄紅”和“生態綠”深入人心,提振高質量發展精氣神的奮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