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走進鄉村踏春采風,梅州市作協和市攝協牽手創作
更新時間:2025-03-12 作者:陳萍來源:南方+
3月9日,梅州市作家協會和市攝影家協會聯合開展“文學駐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學賦能‘百千萬工程’志愿行動暨‘倉海詩廊’踏春活動”。此次活動由市文聯指導,市作家協會、市攝影家協會、市客家文學院主辦,蕉嶺縣作家協會和縣攝影家協會協辦。市縣作家、攝影家代表40多人參加了活動。
據悉,市作家協會和市攝影家協會繼去年底開展聯合采風探索融合發展機制后,今年進一步深化合作,開拓更為寬廣和多維的合作空間,為創作注入更多的活力因子與可能性,雙方秉持跨界破圈的理念,力求打通協會之間、藝術之間、載體之間的壁壘,實現合作共贏和融合發展。
此次活動選取風景秀美、人文深厚的蕉嶺縣,采風團一行參觀了廣福鎮桃花源,作家和攝影家們被眼前頗有韻致的桃花盛景所吸引,在風姿綽約、繁花似錦的桃園駐足流連,感受春天迷人的景致和氣息,贊嘆桃花源為美麗鄉村增設了具有觀賞、生態和實用價值的景點。隨后采風團走進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文福鎮長隆村,考察了倉海詩廊、丘成桐祖居、羊岃村村史館、漁樵園、書山、力田草廬、丘逢甲故居等。作家、攝影家們深深感受到蕉嶺縣在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發展變化,“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為文福鎮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采風人員點贊文福鎮將自然風光與人文景區打造成一條有規劃、有看點的文旅產業鏈,體現了“自然與人文彰顯,歷史共文脈綿延”的特征和內涵。采風人員以鏡頭、文字等形式記錄不同角度的景觀,從歷史和文化坐標上進行深入考察,挖掘文福鎮的歷史脈絡、人文底蘊和生態特征,為創作出具有精氣神的作品做全方位的考量。
當天,主辦方還在倉海詩廊游客中心二樓會議室舉行了“梅州市作家、攝影家創作交流座談會暨百名作家‘掛鎮聯村’、文學主題創作推進會”。廣東省方志辦黨組成員、副主任丘洪松,市文聯兼職副主席、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張明,中國人民銀行文聯廣州分會作協主席李新耀,市客家文學院院長、市作家協會主席陳柳金和作家、攝影家代表40多人參加。座談會由陳柳金主持。
會上,主辦方明確了舉辦此次采風活動和座談會的目的意義,旨在進一步強化文學創作和攝影創作的深度融合,打通藝術邊界,探索合作模式,拓展互動空間。通過有效推動作家掛鎮聯村和文學主題創作,為更好地出人才、出精品構建新機制、開辟新渠道。與會人員暢所欲言,就下一步雙方如何深化合作、探索有力舉措提出有見地的意見建議,同時就作家掛鎮聯村和文學主題創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丘洪松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市作家協會和市攝影家協會以聯合創作探索融合模式,這種合作精神值得肯定。新時代百花齊放,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藝術創作既要遵循規律,也要求新求變。此次活動是一次嘗試創新發展的破圈實踐。他歡迎作家和攝影家們來到倉海詩廊踏春采風,以文學和攝影作品展示鄉村振興建設成果,生動記錄鄉村新氣象、新變化、新發展,體現梅州人民在鄉村振興中的昂揚斗志和精神風貌。他希望作家和攝影家們帶著深情和思考走進鄉村,真正深入實踐、深入生活、深入村鎮,提升實地觀察、挖掘多元文化和優質題材的能力,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氣息的文學、攝影精品,助力“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