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東莞故事會:作家丁燕以文學魅力致敬“她”力量
更新時間:2025-03-06 作者:黃蓉 何振成來源:東莞陽光網
3月5日,恰逢“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東莞故事會第七講:“文學里的東莞”系列之一“從綻放的女孩到傳奇的母親”在莞城市民廣場西六樓會堂開講。活動特邀作家丁燕作為主講嘉賓,分享了《工廠女孩》與《等待的母親》兩部佳作的創作歷程和內涵,以文學魅力致敬“她”力量。
丁燕于1987年發表了處女作,此后一直筆耕不輟,出版了21部著作。2023年10月,她迎來了創作高峰期——同時出版了“工廠三部曲”(《工廠女孩》《工廠男孩》《工廠愛情》)和《等待的母親》四本新書。其中,《工廠女孩》呈現鄉村青年女子在珠三角打工的拼搏人生,《等待的母親》則展現了革命家彭湃母親周鳳的傳奇一生。
在分享會中,丁燕講述了2011年她從新疆烏魯木齊南來到廣東東莞后在工廠打工的經歷。進入音像帶盒廠后,她是啤工118號。和所有的女工一樣,需要完成定額任務。如果做得不好,一樣要返工,沒有人會照顧她。因為這種“不被照顧”,讓她看到了工廠車間的真實生活。這些經歷,被她寫進了《工廠女孩》一書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作家周國平曾對這本書做出評價:“正是因為有這樣長時間的親身體驗,丁燕才對女工的生存狀態有了真實、細致、具體的感知,這種感知是再細心的旁觀者也不能得到的。”
《等待的母親》是丁燕在東莞寫就的紀實作品,描述了革命家彭湃母親周鳳不凡的一生,丁燕以這位嶺南女性跨越百年的人生軌跡為脈絡,巧妙地從“母親”這個女性視角切入,將百年黨史與個體命運緊密相連,為紅色文學創作開拓出全新思路。周鳳這位偉大女性在兒子彭湃英勇就義后,毅然挑起撫養孫子彭士祿的重擔。在時代的驚濤駭浪中,她完成了從“平凡母親”到“革命戰士”的蛻變,成為一位兼具母性光輝與革命精神的“雙重母親”。周鳳與彭湃這對母子的故事,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傳奇,令人動容,引人深思。
《工廠女孩》和《等待的母親》兩部作品盡管故事場景與人物經歷各異,但貫穿始終的,是女性突破困境、改寫命運的堅韌,是打破社會偏見、追求平等尊重的勇氣,是自強不息實現自我價值的執著。丁燕說:“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是處于一個被遮蔽的狀態,我希望我的創作,能喚醒女性同胞自強自信的意識,在未來的現實生活中能更加勇敢地面對真實生活。”
“兩本著作分別描述鄉村女子進城后的打工生活,以及革命母親如何在不穩定的年代走出一條傳奇之路,作品內核高度一致,都彰顯了女性克服困境提升自我價值的內涵。”莞城宣教文體旅辦主任汪泓說,“我們開展這場故事會就是希望能激勵廣大婦女,傳承發揚這種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精神,利用巾幗‘她’力量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在時代的宏大敘事里,女性力量是不容忽視的璀璨篇章,一直以來,莞城婦聯積極開展各類活動,為女性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展示自我的平臺。從文化服務到權益保障,莞城婦聯始終陪伴在女性身邊,助力每一位女性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為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到來,本場故事會還特別邀請了8位優秀女性作為特別來賓,她們來自不同的行業,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女性的風采。莞城街道相關領導和丁燕為她們送上“優秀女性”贈書,以及鮮花,讓她們感受到節日的喜悅和社會溫暖的關懷。
作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廣東省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莞城作家協會副會長,丁燕的寫作一直以東莞為核心而展開, 她認為東莞是一個寫作寶庫。近期,丁燕剛剛完成人物傳記《王洛賓傳》,她準備以莞城珊洲河畔的變遷為描述對象進行新的文學創作,以嶺南巨變折射中國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