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文化強市︱“中國作家第一村”上新啦!“泊·文學書店”開幕
更新時間:2025-01-16 來源:東莞+
“現在,作家村有作家,有村落,有泊·文學書店,于是,一方水土,有了夢想照進現實的樣子。”得知東莞樟木頭“中國作家第一村”開了書店,作家村名譽顧問王十月欣然祝賀。
新年伊始,作家村“上新”。1月15日上午,廣東新華發行集團首家純文學書店一一“中國作家第一村”泊·文學書店在東莞樟木頭鎮官倉社區盛大開幕,為作家村增添又一文化交流的新平臺和新名片,知名作家、編劇、眾多文學愛好者約200人齊聚一堂,共襄文學盛宴。
轉角遇見書店,作家就在身邊。隨著“泊·文學書店”的開幕,“中國作家第一村”的“文學+”內涵進一步豐富。當前,東莞市正全力打造“中國作家第一村”2.0版本,推動作家村落向“實體化”轉變、功能向“多元化”拓展、平臺向“產業化”延伸,努力打造文學事業、文化產業和鄉村振興多輪驅動、雙向賦能的“百千萬工程”樣板。
轉角遇見書店
據介紹,“泊·文學書店”的開幕,是加快推進“中國作家第一村”建設的一個有力舉措。“泊·文學書店”作為“中國作家第一村”文化交流的新平臺,旨在匯聚文學愛好者,促進文學創作與交流,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和樟木頭鎮文化繁榮添磚加瓦。
書店今開業,古村更繁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文化強莞邑,墨香伴萬家。活動現場,廣東新華發行集團、東莞市委宣傳部、樟木頭鎮相關負責人,以及廣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龐貝、中國作家第一村駐村作家等嘉賓到場祝賀。
與會領導及嘉賓參觀泊·文學書店的各個區域,了解書店的藏書特色、閱讀環境及文化氛圍。記者獲悉,泊·文學書店面積約370平方米,將依托省出版集團資源,結合地方特色,全力打造文學特色書店,同時融合親子研學等活動,促進文化產業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推動建設獨具特色、品質卓越、充滿人文關懷的公共閱讀空間。
活動現場,書店舉行了《烏江引》文學作品分享,作家龐貝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和文學見解,并作簽售。來自樟木頭鎮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大咖們潑墨揮毫,為市民群眾贈春聯。
得知“泊·文學書店”進駐作家村,“村民”們十分開心和振奮,紛紛送來祝福。作家村名譽顧問江子表示,讀者是作家的衣食父母,而書店無疑是作家與讀者之間最為可靠和堅固的橋梁。書店的進駐是作家村建設不斷升級的有力證明,也是作家村強化文學基因、拓展文學服務功能的有力舉措。
書店名“泊”,真是好極了。這是“楓橋夜泊”的“泊”,也是“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泊”。愿書店的進駐,能加強作家和讀者的交流,讓我們在這里體會到作家村的獨特魅力,感受到文學的萬里江山。
“書店,是作家從春到秋耕耘的花園,愿她在作家村開枝散葉,繁花似錦!”作家村名譽顧問王松祝賀道。
作家就在身邊
作家紛至沓來,書店應運而生。“泊·文學書店”的開幕,是“中國作家第一村”開啟2.0版建設的一個新年新項目,更是作家村多年努力積淀的成果。
目前,共有74名作家進駐作家村,其中國家級作家、評論家46人,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7人,“村民”出版發行的文學作品近600冊,獲市級以上榮譽470多項,其中6人獲“魯迅文學獎”、1人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鮮有的文學現象之一,獲得省市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作家們緣何如此青睞樟木頭鎮這么一個小村落?作家村又緣何能做“第一”?或許可以從“中國作家第一村”過去的努力中找到答案:
——“省市指導+鎮村攻堅”打造2.0版實體化作家村落。省、市、鎮、村四級合力對官倉社區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140多間的清朝客家古建筑群進行連片改造,推動樟木頭鎮、“作家村”所在的官倉社區分別列入第二批“百千萬工程”省典型鎮、村培育名單重點規劃建設。隨著美麗圩鎮客廳、作家村展館、麒麟會館、蔡氏史館、墨隱書房、打工文學之家等系列配套設施、41間作家工作室完成建設,吸引越來越多知名作家進駐創作。
——建立健全“作家村”持續壯大的長效機制。完善“村民”服務管理、文學活動交流、精品名作扶持、打工文學培育相關機制;引進作家村第三方專業運營團隊,構建“一中心兩平臺+共建基地”運營模式;引進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東莞創作研究基地、《花城》創作出版基地等文學駐創基地,充分利用作家村文學資源,舉辦“文學論見”“中國文學名家東莞讀者見面會”等一系列活動;加快成果轉化,持續在數字版權登記、周邊文旅資源開發、文創產業鏈延伸等方面展開探索。
當前,文學正推動這一客家古村落實現蝶變。如今的“作家村”,已不僅僅是一個“作家就在身邊”“文學無處不在”的村落,更是一個文化旅游有機融合、集體經濟由弱趨強、生態景觀有效融想·合的美麗宜居宜業鄉村建設的生動樣本。截至2024年12月,作家村舉辦各類文學活動和團體接待40多場,參與人數超過10000人次,如今官倉社區常住人口增長了30%,居民房屋出租率從50%提升至98%。
“作家村”還將通過優化運營管理、加強資源鏈接、推動文旅發展等方式,推動形成集文學創作、生態旅游、學習交流于一體的新型駐創文化空間,實現駐村作家、文藝家數量和文藝精品質量“雙提升”。正如王十月所說,現在作家村有了泊·文學書店,于是一方水土有了夢想照進現實的樣子,2025年剛起步,“中國作家第一村”便“上新”,打造作家村2.0版的夢想變成現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