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活動走進湛江
更新時間:2024-11-20 作者:劉金鳳來源:湛江晚報
11月8日至10日,由廣東省作協主辦的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系列活動之“新時代山鄉巨變”主題采風活動在湛江舉行,來自北京、新疆、西藏、澳門的作家、學者,以及廣東省湛江市部分重點作家一行27人,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參觀了中科(廣東)煉化有限公司、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國家(863)計劃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麻章金牛島紅樹林和徐聞港,感受湛江大地蓬勃發展的勢頭,為推動新時代山鄉巨變主題文學創作注入新活力。
工業發展唱響主旋律
11月9日上午,作家們首先走進中科(廣東)煉化有限公司。中科煉化是中國石化在新時代建設的標志性煉化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控制技術,按照國際最高的安全環保標準進行設計和管理,實施循環經濟模式,打造技術先進、效益優良、環境友好、智能高效的一體化工廠。
對作家來說,最關心的就是綠色發展之路。在中科煉化,整齊劃一的廠區,高科技含量的污水處理池,公園化的廠區規劃設計,有條不紊的工作節奏,給文學創作留下諸多的美好印象和想象。在中控中心,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不斷閃爍著各個車間的生產流程,快速地更新著各種數據,作家們紛紛舉起相機,記錄下現代化企業的發展景象。
在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采風團領略了現代化鋼鐵工業的最新發展與最先進的科技成就,重點參觀了公司的水控中心和熱軋廠。水控中心是鋼鐵行業內首創的水系統一體化管控平臺,它整合了原有的15個獨立水系統操作室,集成了約16萬個數據點,通過圖像識別等核心技術,顯著提升了勞動效率和用水效率,使湛江鋼鐵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廢水零排放、固廢不出廠、廢氣超低排”的鋼鐵企業。在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方面,湛江鋼鐵率先實施了低碳冶金技術,投運了國內首套百萬噸級氫基豎爐,并加速推進國內首個零碳高等級薄鋼板工廠項目,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
步入熱軋廠,作家們親眼見證了紅彤彤的板坯經過加熱爐加熱、高壓水除鱗后,進入粗軋機、精軋機,最終變成鋼卷的全過程,紛紛用手機記錄下這一震撼場景。近千米長的生產線,盡管熱氣升騰,機器轟鳴,一塊塊鋼板在巨大的機床上來回熱軋,有序推送,偌大的車間卻看不到一個工人,全部由電腦控制操作,自動化程度非常高。
“大企業大項目才是支撐一個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力軍。文學只有聚焦這里,才能寫出新時代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宏篇巨著。唱響時代主旋律,謳歌湛江的高質量發展藍圖。”湛江市作協主席陳通由衷地說。
見證發展與生態之美
采風團還參觀了國家(863)計劃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該基地是我國最大的南美白對蝦親本選育基地。種苗被譽為現代漁業的“芯片”,基地科研人員克服技術瓶頸等困難,勇攀科技高峰,激勵著每一位作家。
麻章金牛島紅樹林風光給采風團留下了深刻印象。金牛島水域點綴著眾多小島,尤為獨特的是千湖島型的紅樹林景觀,紅樹林覆蓋面積高達3000畝。這片生態樂園中,水下的魚蝦貝蟹與陸地上的鷺鶴鷸鷗和諧共生,共同譜寫生命的贊歌。游客可以沿著棧道漫步,感受海風輕拂,或乘坐水道游船,穿梭于紅樹林間,近距離體驗自然的寧靜與美麗。
10日上午,采風團在徐聞縣文聯、作協負責人陪同下參觀了徐聞港,了解了港口的設計理念、運營狀況以及對地區交通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他們還觀看了相關視頻圖片,與工作人員交流,深入了解徐聞多個領域的發展情況。徐聞港的獨特地理優勢和設計理念激發了作家們的創作靈感。此外,采風團還參觀了湯顯祖創辦的“貴生書院”,體驗徐聞的人文底蘊和傳統文化。
省作協領導表示,文學創作應以人民為中心,深入生活,才能創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尤其在“山鄉巨變”的大好時機,作家們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記錄時代變遷,創作出反映現實的文學作品。參加采風的作家們表示,這次活動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他們將把所見所聞轉化為文學作品,傳播湛江文化,講述湛江故事,讓更多人感受到廣東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