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故事里的茂名·郭逸竹新書《踏雪行》分享會”舉行
更新時間:2024-10-22 來源:茂名作家文學網
這是一次美妙的詩歌之旅,一場思想火花的碰撞。10月20日,由茂名日報社與茂名市圖書館聯合舉辦的“故事里的茂名·郭逸竹新書分享會”在茂名市圖書館三樓讀者沙龍活動基地舉行,本土青年詩人郭逸竹攜新書《踏雪行》與市民讀者見面。現場座無虛席,100多名文學愛好者對話詩評家、作家,共同探討詩歌創作藝術。
分享會特邀了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教授、文學碩士、詩歌評論家向衛國,嶺南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南方詩歌研究中心主任、比較文學博士、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張德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茂名市作家協會主席、廣東省魯迅文藝獎、《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獲獎者張慧謀,茂名市紀委監委宣傳部原部長、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何火權。以及茂名市文學愛好者、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文法學院的學生們參加。
“我喜歡寫詩帶給我的愉悅感,也追求這樣的感覺,讓我不用每天束縛于柴米油鹽醬醋的繁瑣碎事,讓生活變得更有想象,營造一個與煙火生活中不同的我。”郭逸竹坦言,她雖然是一個家庭主婦,但是她熱愛詩歌,敬畏詩歌,希冀在煙火里撿拾些許詩意以自渡,給靈魂找寄托,在生活的窄道且行且修。
“詩集《踏雪行》是我的第三本個人詩集,詩集里的很多詩作在下筆時就有意識地寫給我的孩子看,當然也適合同齡青少年看,希望他們讀到的時候,能在詩里感受到一個作為母親的凝筆之詩(思)的良苦用心,受到鼓舞和啟發。”郭逸竹分享了詩集《踏雪行》的寫作初衷、創作過程以及名字取意。
“我相信,循光而來,踏著生活的節拍,會覓到渴望深處一縷梅香。”郭逸竹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那詩意的一縷梅香,雖歷盡艱苦,但足以讓人踏雪而來,向光而行。她相信順著這束光,我們或歌或詠,將會成為余生且修且行的微光。
分享會上,嘉賓與文藝作者共話《踏雪行》。向衛國說:“如果說詩歌是生活中的光,那郭逸竹就是追光的詩人。那么這個光是什么?簡單一點,光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善美。詩人在她的創作中充分表達了對真善美的熱愛和向往。”向衛國從真善美、親情以及詩歌本身闡釋了郭逸竹詩集中的“光”特質。張德明說:“郭逸竹的詩歌中有一種意境之美,這種意境之美是詩人對古典文學、古典詩詞長期的渲染而轉化給現代詩歌的一種結果,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畫面感很強。”張德明從意境、情義、詞語等方面評價了郭逸竹的詩歌特點。張慧謀說:“郭逸竹寫詩的時間不算長,但是詩歌的質量、數量很高。她是一個安靜的詩人,讀她的詩,感覺很干凈、很溫暖。”張慧謀認為,她的詩歌里不僅有光,還有一種更為難能可貴的東西。何火權說:“郭逸竹在詩歌創作的路上,經過不斷探索,不斷實踐,接連不斷地寫出不同的詩作,逐漸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人的風格。”何火權認為,這種詩風就是委婉、含蓄、細膩,而且飽含深情。
現場文學愛好者互動交流:“遇到詞不達意的寫作瓶頸時該怎么做?”“如果已想好了一個片段,那如何才能把這個片段更好表達?”……分享會上,嘉賓就讀者提問給出了很多寶貴的詩歌創作建議,現場文學愛好者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分享會上,郭逸竹把詩集《踏雪行》贈送給市圖書館,希望讓更多的讀者可以閱讀到這本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