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新南方的原鄉想象——《歸潮》閱讀分享會”在北京舉行
更新時間:2024-09-25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新南方的原鄉想象——長篇小說《歸潮》閱讀分享會”,日前在北京雍和書庭舉行。評論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慶祥、《十月》雜志執行主編季亞婭,《歸潮》作者陳崇正出席活動。
活動由《文藝報》編輯許婉霓主持,活動開始,她以其敏銳的文學洞察力和豐富的編輯經驗,為讀者們揭開了《歸潮》這部作品的神秘面紗。小說作者陳崇正與讀者們分享了他的創作心路歷程,講述了他如何通過直面潮汕歷史,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重新走向家鄉。陳崇正提到,當年他去鳳凰古城旅行,在沈從文墓前看到了黃永玉先生的字“一個士兵如果不能戰死沙場就是回到故鄉”,這句話使他對如何講述潮州歷史有了新的理解。他認為,潮州真正的戰場,是在海外,在東南亞,華僑在海外的奮斗以及最終的落葉歸根,是潮汕歷史中的故土情結。
《十月》雜志執行主編季亞婭對《歸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部作品書寫了兒女情懷、兄弟情懷,是新南方寫作的重要收獲。這部小說是陳崇正回歸歷史與現實的寫作,其中陳氏和林氏的情誼感人肺腑,對家國情懷的書寫,真切感動。對女性形象的書寫也一改大家印象中傳統的柔弱乖巧的潮汕女性,而是塑造了干練、勇敢的女俠形象。
評論家楊慶祥則介紹了新南方寫作的概念,強調《歸潮》體現了新南方的海洋性與流動性。他認為,新時代作家的出現,他們見識的不同,不同于舊的南方寫作,南方作為與世界聯系最緊密的地方,地方歷史的變動和作家經驗的結合,必然產生新的寫作。而方言寫作為地方寫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新南方”“新東北”“新北京”“新草原”就應運而生了。
活動最后,許婉霓分享了《歸潮》中對潮汕民俗的書寫,她表示自己被書中的民謠深深感動。陳崇正用潮州話朗誦了《歸潮》的片段,而許婉霓則朗誦了書中的民謠,為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歸潮》不僅是一部講述華僑歷史的重要作品,更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獲得了讀者的高度評價和熱烈反響。這部作品的出版,無疑為南方文學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