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深入交流融合,探尋發展路徑!廣東網絡文學大咖齊聚梅州
更新時間:2024-09-11 來源:南方+
9月9日,由梅州市文聯指導,市客家文學院、市作協主辦,河源市網絡作協、梅州市作協網絡文學創委會協辦的“深入交流融合,探尋發展路徑”主題網絡文學活動在梅州市舉行。廣東省作協副主席、廣東省網絡作協主席阿菩,梅州市客家文學院院長、市作協主席陳柳金,市作協副主席、市作協網絡文學創委會主任朱育堅,河源市網絡作協主席玄雨,來自廣州、肇慶、江門、湛江、茂名、潮州、河源等市的網絡作家受邀代表,以及梅州本土作家和梅州籍網絡作家30多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在市文聯文藝講堂舉行了“文學客家”專題講座,邀請阿菩作題為《地域文化在網絡文學中的應用》的授課。阿菩分析了地域文化在現當代文學中的重要位置,著眼文學發展脈絡,系統梳理了地域文化的不同形態和傳承影響。翻開中國文學史,很多經典作家都有各自的文學根據地,從近代的魯迅、沈從文、老舍、郁達夫、張愛玲到當代的莫言、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他們執著而開闊地書寫故鄉,深挖地域文化特征和原鄉精神特質,通過文學方式融入筆端,構建和確立多維、寬廣的文學版圖。這種回望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值得網絡作家們深度思考、借鑒。
在講授中,阿菩解析了地域文化與網絡文學的內在關系,指出當前網絡文學很少看到地域文化的影子,客觀上跟網絡文學的受眾和傳播需求有關,地方色彩太過濃郁很難在網絡文學中打開市場,很大程度上遏制網絡文學的傳播力。特別是早期的玄幻、奇幻、仙俠、懸疑等題材作品,基本不涉及地域文化。他強調,地域文化在網絡文學中雖是小眾市場,但文化資源和文化力量的加持能讓網絡文學變得更加厚重和持久,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他鼓勵梅州網絡作家植根和深耕客家本土,大膽嘗試創作客家文化特色鮮明的網絡文學作品,傳播優秀客家文化,弘揚閃光客家精神,助力梅州進一步打造文化名城,擦亮世界客都品牌,展現世界客都魅力。
講座后在市文聯會議室舉行了梅州、河源兩市網絡作家代表創作交流座談會。梅州市作協網絡文學創委會、河源市網絡作協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兩市網絡文學工作情況和網絡文學主要成果。梅州、河源網絡作家近年來創作力蓬勃,涌現出不少人氣作家,作品頻頻在各大文學網站爆款,并屢次獲獎,在網絡文學圈產生較大影響。自由交流環節,梅州、河源網絡作家,廣州、肇慶、江門、湛江、茂名、潮州等市的網絡作家受邀代表與梅州本土作家熱烈互動,圍繞“地域文化如何融入文學創作、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融合發展、題材開拓與文化介入、詩性持守與審美重建、文本凈化與精神提升”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探尋新形勢下網絡文學的突圍方向和發展路徑。
作家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注重學術性、觀點性和獨特性,見解新穎,亮點紛呈,既有見鋒芒的碰撞,又有求同存異的交流。阿菩在發言中指出,不論是純文學,還是網絡文學,都要以作品說話。只有優秀的文本,才是作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好文本自帶流量,自帶拓展文化IP市場的潛能。他提出,網絡作家在追求點擊率的同時,要堅守職業道德,遵循主流價值觀,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優秀作品鼓舞人,對青少年朋友形成正確引導,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