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臥虎 | 純公益與大擔當
——《深圳小小說作家研究》的獨特意義
更新時間:2024-09-02 作者:臥虎來源:寶安日報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經濟特區,以驚人的“深圳速度”和龐大的經濟體量震撼全球。同時,深圳也是中國小小說創作的沃土,正煥發出獨特的文學魅力。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的敢闖敢試和開放包容的精神,不僅代表了中國發展的未來方向,也預示了中國乃至世界小小說創作的廣闊前景。只要精心謀劃、積極作為,深圳小小說的明天必將無比輝煌燦爛。
作為全國經濟和科技人才的集散地,深圳同樣聚集了眾多小小說創作人才,形成了強大的“磁場效應”。這正是深圳小小說創作的獨特格局和優勢所在,也是其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深圳市小小說學會會長徐東、副會長甘應鑫聯合主編的《深圳小小說作家研究》一書,精選來自全國七個省份和一個自治區的九位作家,涵蓋了南北地域、不同年齡和社會階層,且全部為業余文學創作者,這充分展現了深圳小小說作家隊伍的多樣性和創新精神。因此,我們對深圳小小說作家方陣的現在和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這次對深圳小小說作家的研究,邀請九位跨界的海內外名家組成豪華陣容,堪稱小小說作家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他們憑借睿智的視角和深入的剖析,為這部書賦予了獨特的個性和價值。從整體上看,《深圳小小說作家研究》更注重點評,而非全面評論,這主要由被研究作家的作品特點所決定。點評在結構上是散點透視,評論在結構上是聚焦透視。點評多是就事論事,評論多是帶出問題。兩者在結構、內涵和價值上各有側重,共同構成了對作家和作品的全面審視。
研究者們不同的職業背景、審美觀和興趣點,形成了他們點評的不同派別和特色。這些點評大致可分為實戰派、學院派、編者派和專家派,四派各具特色,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對深圳小小說作家的多元解讀和全面評價。其中,實戰派(作家點評)以墨白、凌鼎年、張中杰為代表,他們主要關注作品本身;學院派(教授點評)則由劉海濤、雪弟、姚朝文擔綱,他們側重于創作規律上把脈;編者派(編輯點評)有高健、高翔,他們注重作品與社會人生的關系;專家派(評論家點評)則由于愛成領銜,他重點關注作品中的家國情懷。
縱觀《深圳小小說作家研究》一書,也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對作家作品的研究普遍缺乏明確的定位,這對于作家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另一方面是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撐,理論在創作和研究中起著戰略性的指導作用。這兩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大家在共同面對中不斷地強化和努力探索。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深圳小小說作家研究》是純公益性質的作品集,也是深圳首部小小說研究專著。它不以名利為目的,只為推動深圳小小說的更好發展。這種發心和擔當精神令人敬佩,并得到了眾人的積極響應與支持。這部書以團隊的形式為作品把脈會診,不僅是一次形式內容的革新,更是一次思想思維的變革。這種的開放、創新、務實的思想行動,將為不同行業提供有益的借鑒。這是小小說的一種意外收獲,也是“深圳精神”的一種彰顯,更是這部書的開創性貢獻和革命性意義所在。
(作者系全國小小說作家班與高研班創始人、小小說作家聯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