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長篇歷史小說《惠州·1907》出版,再現七女湖起義風云歲月
更新時間:2024-05-11 作者:糜朝霞來源:南方+
跨越歷史長河,記錄百年滄桑。近期,由惠州市委宣傳部打造的文藝精品項目、惠州本土作家陳雪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惠州·1907》,經花城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
《惠州·1907》是被列入廣東重大歷史題材扶持的簽約作品,以“丁未七女湖之役”為故事背景,用文學的生動筆法還原這場震撼清廷的武裝起義,描繪1907年東江地區中國社會歷史的演變以及人物命運的浮沉,再現一個民族與一個時代的風云激蕩。
“在風起云涌的辛亥革命歷史上,1907年的惠州值得銘記,英雄的東江兒女值得謳歌!”廣東省作家協會文學部主任魏微認為,《惠州·1907》以“七女湖之役”為背景,真實再現了辛亥革命背景下惠州的江湖、民間、廟堂,人物眾多,世事紛繁。作者立足本土,堅持深耕惠州這片水土,挖掘創作了又一部具有地標性的主旋律作品。
在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章以武看來,小說用細膩的筆法刻畫了鄧子瑜,陳純等革命黨人的形象,描述了中國社會歷史演變的人物命運沉浮,再現烽火歲月的人性與信仰,演繹出一曲雖敗猶榮的慷慨悲歌。除此之外,小說中細節飽滿,語言流暢,作者在情節的推進中,力求故事性和節奏感的同時,巧妙地融進了東江地區的風土民俗,凸現了濃郁的地域特色,是一部思想性、文學性、可讀性較強的文學作品。
小說家、北京市作協散文報告文學專委會主任凸凹認為,《惠州1907》具有“復調”品質,政治潮汐、民間風習、江湖流變、世事云煙、山水賦格,都進入敘事,并充分地展示,附著在人物的刻畫之上和人物的命運之中,從而深刻地揭示主旨:七女湖不是細流,東江兒女也不是小民,而是中流砥柱,創造歷史的主人。
作者簡介
陳雪(陳薛),籍貫龍川佗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作品先后獲人民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及電影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文學類)等獎項,有作品收入《當代散文精品》《中國散文家大辭典》《中國散文排行榜》等文集或年選。著有《東征!東征!》《時光印格》《東坡寓惠詩文選注》《穿越封鎖線》等13部。現任廣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惠州市作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