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舉辦廣東文學館開館系列活動之“國際化視野下粵港澳大灣區網絡文學發展”訪談對話活動
更新時間:2024-05-04 來源:廣東作家網
5月3日下午,由省作協舉辦的廣東文學館開館系列活動之“國際化視野下粵港澳大灣區網絡文學發展”在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文學館5樓文學朗誦區舉行。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小英,暨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龍揚志,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陳立群,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吉云飛,網絡作家、自由撰稿人孔鑫雨,省作協創研部負責同志及相關作家代表等20余人參加活動。活動由省作協創研部主任周西籬主持。
廣東是網絡文學的重鎮,也是中國網絡文學的發源地之一。從網絡文學的初創時期到新時代百花齊放的多樣生態,廣東網絡文學伴隨時代發展,涌現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網絡文學作家,創作出許多經典的網文佳作。目前,網絡文學逐步邁向主流化、精品化的新發展路徑,已成為廣東文學新的增長點。
五位訪談嘉賓圍繞多個角度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趨勢現狀、面臨挑戰和未來展望,結合網絡文學的創作特點、商業模式及海外傳播渠道等,探析網絡文學對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網絡文學新穎的敘事結構和表達方式,打破了傳統文學的形式限制,開拓了豐富多樣的題材領域,激發鼓勵了更多文學愛好者投身網絡文學創作行業,為文學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性。網絡文學通過付費閱讀、版權運營、廣告收入和打賞機制等多樣化商業模式,帶動了相關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發展,對經濟發展貢獻巨大,成為促進文化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有力新引擎。網絡文學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合、跨區域交流互鑒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形成了以騰訊為龍頭的互聯網產業集群,擁有突出的產業前沿優勢。廣東省作協在網絡文學工作方面開創多項全國紀錄,在網絡文學IP的視聽轉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能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廣東省作協將加強組織建設,重視精品扶持,推進體制創新,進一步發揮大灣區的地理優勢,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的建設,探索網絡文學發展的廣東方案,推動網絡文學產業蓬勃發展,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重要陣地,講好廣東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對話活動后,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陳昆陪同各專家學者和作家代表共同參觀了廣東文學館。
本次活動是廣東文學館開館系列活動之一。廣東文學館是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于5月1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以“時代的產物、文學的殿堂、市民的空間”“嶺南文化的標志地,大眾休閑的目的地,灣區交流的會客廳”為定位,以豐富的館藏資源、多樣化的文學活動和高科技的呈現方式展現廣東文學的總體面貌和嶄新氣象。廣東文學館的建成標志著廣東文學事業邁上新臺階,更多精彩紛呈的文學活動將在此舉辦,進一步展示廣東文學魅力,以高品質的文化供給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