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光影秀、環幕視頻“穿越”廣東文學2000年,廣東文學館超詳細打卡攻略→
更新時間:2024-04-28 來源:南方+
集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文學館于一體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即將于5月1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作為藝術中心的組成部分之一,首次亮相的廣東文學館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南方+ 姚志豪 拍攝
廣東文學館共開設6個常設展廳與1個臨時展廳。屆時,將有總計1300多項珍貴展品與觀眾見面,包括多媒體交互展項34個,影片96條,共計時長約82分鐘。
那么,里面到底有咩“好睇”?哪些打卡點又不容錯過呢?小南特意為你準備了這份超級詳細的打卡攻略,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廣東首發,路遙8封信件見證歷史
廣東文學館6個常設展廳當中,“海上明月:廣東古代文學展覽廳”“破浪以飏:廣東近代文學展覽廳”“鐵火新生:廣東現代文學展覽廳”“香飄四季:廣東當代文學展覽廳”等4個展廳以時間為綱,全景式展現了廣東文學從先秦萌芽到現當代2000多年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
其中,廣東古代文學展廳標題取自唐代宰相詩人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寓意廣東古代文學如海上明月光彩照人;
廣東近代文學展廳聚焦1840—1919年期間廣東文學引領文界革命,展現出革新開放新氣象,標題取自梁啟超《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破浪以飏:廣東近代文學展覽廳。 南方+ 姚志豪 拍攝
廣東現代文學展廳因廣東左聯作家馮鏗《鐵和火的新生》而得名,展示了1919—1949年廣東文學伴隨著中國革命、民族進步而發生新變,進入全國地域文學先進行列的演變軌跡;
鐵火新生:廣東現代文學展覽廳。? 南方+ 姚志豪 拍攝
廣東當代文學展廳集中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文學的精神風貌。標題源于當代著名作家陳殘云長篇小說《香飄四季》,意指廣東當代文壇百花齊放、碩果累累。
開館之際,位于一樓的臨時展廳將舉辦“一代風流——廣東省作家協會成立70周年展”,重點展示在黨的領導下省作協成立7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光輝業績。
小南獲悉,上述幾個展廳中不乏難得一見、具有特殊價值的珍品。例如著名作家歐陽山《自傳》手稿,詩人蒲風上世紀三十年代撰寫的兩本日記,長篇小說《蝦球傳》作者黃谷柳早年作為南方日報特派記者,深入抗美援朝戰場前沿采訪時所寫的戰地日記及拍攝的戰地照片等珍貴文物,這些都是近年來首次與觀眾見面。
還有一些館藏珍品見證了巴金、茅盾等文學大師對廣東文學的關注和殷切期望,例如茅盾曾為廣東作家于逢的長篇小說《無產者》題字。
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率先在《花城》雜志上連載,路遙在小說出版前后,曾8次致信《花城》編輯部。這些信件,見證了小說當年出版過程的坎坷,以及廣東文壇“敢為天下先”的慧眼和膽識。
路遙曾8次致信《花城》編輯部。? 南方+ 姚志豪 拍攝
《兩地書》光影秀還原“戀愛中的魯迅”
漫步廣東文學館,滿滿都是典雅又詩意的書香氛圍,而大量“黑科技”與設計巧思的精妙融合,更是頻頻給人驚艷之感。
例如,廣東古代文學展廳入口,以大面積的投影及天幕光纖等先進技術手段,打造出“一輪皎月,引領跨山越海;一幕星辰,幻化千年文脈”沉浸式數字化光影空間,猶如一個時空通道,帶領觀眾走進悠遠的廣東古代文學殿堂;
廣東古代文學展覽廳的數字化光影空間。? 南方+ 姚志豪 拍攝
廣東近代文學展廳以書頁作為基礎造型,墻上浮雕字體與數字藝術交相輝映,粒子特效如同被賦予生命的元素,構筑出一波波洶涌澎湃的文學“海浪”;“文以新民”投影劇場透過墻面投影、實體布景,打造出一個具有沉浸式體驗感的數字化舞臺空間,展示廣東作家興起“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戲劇革新運動”的歷史場景。
在廣東當代文學展廳,一段時長5分鐘的270°沉浸式環幕視頻,以珠江的四種形態和廣東的地方元素串聯起2000多年廣東文學在不同時期的獨特魅力,效果令人震撼。
作為廣東文學館的兩大特色展廳之一,“中流自在:港澳臺僑文學展廳”化用香港國學大師饒宗頤名句“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為題,寓意港澳臺僑文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展廳內,絢爛霓虹和林立招牌別具“港味”,大小屏幕上播放的《射雕英雄傳》等經典武俠影視及音樂作品,仿佛讓人一步回到“金古梁溫”那個香港武俠小說的黃金年代。
另一個不可不去的特色展廳即“魯迅家”展覽廳,它立體呈現了一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與夫人許廣平從相遇、相知到結為伴侶的歷程。在這里,陳放著魯迅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大陸新村家里使用過的茶幾,見證魯迅和許廣平愛情的木箱,70年前許廣平家中的沙發,周海嬰使用過的“基輔牌”相機等。
“魯迅家”展覽廳。? 南方+ 姚志豪 拍攝
許廣平的這件大衣,是不是好“潮”呢?
許廣平的大衣。? 南方+ 姚志豪 拍攝
“魯迅家”還有一段再現《兩地書》浪漫書信意境的光影秀,還原了魯迅與許廣平師生變戀人的戀愛細節。比如,魯迅對許廣平的稱呼,起初尊稱“廣平兄”,兩人關系親近之后,開始互相起綽號“小白象”“小刺猬”;在風華正茂的許廣平面前,魯迅也曾為自己身材矮小、經濟緊張而自卑。這么有“煙火氣”與“人情味”的文學導師形象,小南也覺得非常可親、有趣呢。
此外,觀眾還可以欣賞到一段沙畫視頻,講述許廣平不遺余力搶救魯迅遺物、手稿的曲折故事,魯迅與許廣平之間的深情與堅韌,著實令人動容。
34項多媒體互動助觀眾“文游四海”
廣東文學館還開辟了總計34個多媒體交互展項。在廣東古代文學展廳內,一塊77.5寸長條屏儼然化為一幅 “入粵名家”古畫卷,觀眾通過點擊頁面,可欣賞到韓愈、蘇軾等人入粵經歷及創作詩文;
“文以新民”投影劇場。? 南方+ 姚志豪 拍攝
廣東近代文學展廳內的“文游四海”實物識別互動系統,可以讓觀眾了解到各國人文建筑、風俗世情等;
“網文云游”智能交互系統以藝術化的形式呈現網絡小說的精彩世界,可實時響應參觀者的每一個動作指令,支持多人同時操作、瀏覽。
這么多琳瑯滿目的展陳設計,是不是已經令你很期待了呢?別急,廣東文學館還有“大招”呢——據悉,今年5月廣東文學館將精心組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包括三場“鵝潭夜話”品牌訪談,3場關于魯迅的“文學小劇場”,以及舉辦“大作家牽手小作家探館”“大灣風流”音樂詩會展演、“作家回家”等活動。
這個“五一”假期,就來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來廣東文學館,過一個充實又好玩的書香假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