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梅州文學賦能‘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志愿服務行動”正式啟動
更新時間:2024-04-17 來源:文學客家(微信公眾號)
4月13日,梅州市嶺南書院(東山書院)舉辦“文學客家?東山講堂——梅州文學賦能‘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志愿服務行動”啟動儀式和以《梅州文學的山水氣韻與精神書寫》為主題的“文學客家”漫談會。活動由市文聯指導,市客家文學院、市作協、東山書院主辦。廣東省作協文學部主任魏微,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局長李龍華,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吳朝暉等領導出席了會議。參加人員有市作協全體理事,市客家文學院簽約作家,市文學主題創作申報作家、“掛鎮聯村”作家代表,“倉海詩廊”杯征文大賽獲獎作者等近百人。市文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謝映主持啟動儀式。
據悉,去年市客家文學院和市作協在文學駐點村蕉嶺縣倉海詩廊開展了“文學駐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學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志愿服務行動”,先后舉辦文學講座、座談會、專題采風、文學進校園、主題征文、經驗交流、實踐體驗等10多場文學志愿服務活動,受眾人數上萬人。系列活動體現出“項目品牌化、形式多樣化、活動效能化”的特征,實現了以文學志愿服務活動助力駐點村更持續深入地建設美麗新農村的目的。
啟動儀式上,市客家文學院院長、市作協主席陳柳金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文學客家?東山講堂——梅州文學賦能‘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志愿服務行動”項目情況。今年3月,該項目獲評2024年度省作協文學志愿者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扶持項目。選定歷史悠久、文脈綿延的東山書院作為主陣地,利用該院“東山大講堂”這一平臺,邀請省、市有影響力的作家、詩人、編輯主講,兩個月舉行一次與“綠美梅州”生態建設主題相關的文學授課,緊扣主題,從不同視域、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深入闡釋。同時結合傳統節日舉行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文學力量助力“綠美梅州”生態建設,為梅州生態建設和振興發展發揮文學應有的作用。
魏微、李龍華、吳朝暉、陳柳金、李月云共同點亮水晶球,標志著項目正式啟動。現場參會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文學時刻。
隨后,在書院舉行了以《梅州文學的山水氣韻與精神書寫》為主題的第二期“文學客家”漫談會暨“東山大講堂”專題講座。活動采取對談方式,邀請著名作家魏微主講,嘉應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廖冬梅,市客家文學院院長、市作協主席陳柳金參與對談。活動由市作協常務副主席游文君主持。
主講嘉賓和對談嘉賓認為,梅州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世界客都、長壽之鄉作為梅州兩張亮麗的名片,彰顯出厚重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蘊。梅州擁有題材資源的富礦,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多元的素材,值得作家們深入勘探。如果把生態文學定義為以自然生態為題材的文學或以自然生態為中心的文學,未免有失偏頗。一切破除以人為中心的文學觀都是令人生疑的。巴金認為,文學的特點,本質就是“發掘人心”“揭示人的靈魂”,文學的唯一目的是“為了人”“為了使人變得更好”。這一觀點早已成為文學界的共識。生態文學關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旨歸是形成和諧共生、良性循環的文明新形態,重建全面自然生態觀,構建全新人類生態倫理,塑造生態文明新境界。魏微希望梅州作家植根本土,深挖客家文化精髓,創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學作品。同時期冀作家們融入更寬廣的領域,在城市之間、區域之間進行精神性的觀照與融合,從民情風俗、歷史脈絡、文化內涵、精神底蘊等方面入手,形成深度交融,結合梅州本土文化特征和客家精神,彰顯作家個性與思想,以現代意識、現代思維介入創作,寫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