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梅州市召開2023—2024年文學主題創作成果匯報暨百名作家“掛鎮聯村”駐點創作推進會
更新時間:2024-04-16 來源:文學客家(微信公眾號)
4月13日上午,梅州市2023—2024年文學主題創作成果匯報暨百名作家“掛鎮聯村”駐點創作推進會在梅州市嶺南書院(東山書院)舉行?;顒佑墒形穆撝鬓k,市客家文學院、市作協承辦,東山書院協辦。廣東省作家協會文學部主任魏微,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局長李龍華,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吳朝暉等領導出席了會議。市作協全體理事、客家文學院簽約作家、文學主題創作申報作家、“掛鎮聯村”作家代表、“倉海詩廊”杯征文大賽獲獎作者等近百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市文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謝映主持。
會上,市客家文學院院長、市作協主席陳柳金通報了梅州市2023—2024年文學主題創作情況。為有力推進文學主題創作,市客家文學院和市作協大力組織實施筑夢行動、展翅行動、傳薪行動、追月行動等“四大行動”,相對應實施題材挖掘與論證計劃、創作推進與孵化計劃、文學研討與惠民計劃、作品發表與推廣計劃,推動主題創作落地開花。去年至今,有一大批作家的小說、詩歌、散文在《小說選刊》《詩刊》等多家文學雜志發表。網絡作家們奮勇精進,創作勢頭強勁。部分作家獲得小說、詩歌、網絡文學等方面的獎項。尤其是涵蓋梅州、廣州、東莞、江門、湛江等市和江西、廣西、四川、福建等省客籍地區的市客家文學院第二屆簽約作家,以強大實力和擔當精神推動主題創作,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散文、詩歌頻頻發表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等全國重要文學期刊,多部作品由國內重要出版社出版,呈現數質兼優、百花齊放的喜人現象。
陳柳金在情況通報中指出當前梅州文學主題創作的存在問題,表示今年將進一步督促主題申報作家推進創作計劃,排好時間表,增強緊迫感,通過系列活動和系列機制的實施,將主題創作創作落實到有血肉、有筋骨的具體書寫中,在創作中樹立精品意識,真正完成文本意義和精神意義上的書寫,力爭創作出有體溫、有呼吸、有深情、有思想的優秀作品,為百舸爭流、奮勇爭先的新時代獻禮。
記者了解到,按照省作協關于實施文學賦能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掛鎮聯村創作計劃”的要求,市作協組織119名作家掛鎮聯村,主要包括市直作家和各縣(市、區)作協作家。選派作家為中國作協會員、省作協會員,部分為市作協會員。119名作家掛鎮聯村均具體到自然村,基本實現梅州轄區內“五縣一市兩區”的所有鄉鎮和自然村全覆蓋。市縣作協將引導、督促廣大作家經常深入掛點村體驗生活,挖掘帶有切身經歷、真實動人的山鄉巨變故事,激活、喚醒廣泛存在于民間和人民群眾中的文學資源與力量。鼓勵作家經常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走訪,深入了解當地人文地理、民俗風情和歷史脈絡,在廣泛而扎實地捕獲各種有生命力的素材后,沉下心來創作。融入有見地的認知與深刻感悟,深挖生命質感和思想光芒,創作出書寫山鄉巨變、謳歌鄉村振興的精品力作,更好地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魏微在講話中分析了當前國家、省在文學主題創作方面的發展態勢,強調了推動文學主題創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為既是形勢所趨,也體現文學創作的整體規劃與價值引導。她對梅州開展的文學主題創作和作家“掛鎮聯村”駐點創作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能緊跟形勢,在引導作家“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上敢于踐行與探索,對梅州作家的創作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魏微指出,梅州歷史上人文薈萃、名家輩出,是嶺南文化重鎮,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世界客都、長壽之鄉”作為梅州的亮麗名片和精神富礦,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獨特、豐富的題材資源,值得本土作家和在外作家深挖。希望梅州作家深耕本土,立足現實,從心靈和精神出發,致力書寫腳下這片熱土,創作出有生命力的優秀作品,謳歌卓越的時代精神和閃光的客家精神。
隨后,舉行“倉海詩廊”杯梅州市“賦能鄉村振興 書寫秀美家園”征文大賽頒獎儀式。據悉,為深入實施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以文學的力量助力梅州鄉村振興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由市客家文學院、市作協、“倉海詩廊”籌建領導小組主辦了此次征文大賽。從400多件來稿中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20名。魏微、李龍華、吳朝暉、陳柳金分別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獲得者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