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楊華之 | “順德經驗”的書寫
——讀吳國霖、王茂浪《何以萬億》
更新時間:2024-03-26 作者: 楊華之來源:《工人日報》
因為文學的緣故,去順德參加過三次活動,也游覽過幾個地方,但都因為時間有限,對順德的了解只知皮毛。近日認真拜讀了吳國霖、王茂浪的最新報告文學集《何以萬億》,一個立體的豐滿的順德形象便呈現在眼前。這里生產過中國第一臺10英寸座式鴻運扇、中國第一臺帶熄火保護的燃氣熱水器、中國第一代雙門雙溫冰箱、全球第一臺消毒柜……這里更有美的、新寶、萬家樂、格蘭仕、萬和、普福斯……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原來都聚集在這里。
從這部作品中,我們能看到順德發展的前世今生,充滿的是精韌、探索、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它從家電品牌重鎮到中國家電之都,從中國家具第一鎮到中國家具商貿之都,從全面小康示范縣到世界美食之都,從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之首到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這些順德現象、順德模式、順德攻略,無不是由自成一體的順德經驗所支撐著的。
順德制造是順德經濟最引人注目的一大亮點,《何以萬億》對此描述得尤其詳細。奮斗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帶著各自的信念和夢想,兢兢業業,夯實基礎,抱團發展。他們從不貽誤時機,有著堅定的自信,總能在危機中孕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拓新局。被譽為順德航母之一的美的集團,2022年公司營業總收入345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96億元,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現任董事兼總裁長方洪波,前身只是公司的一個內刊編輯,而他總是全身心投入工作,為公司的發展壯大鞠躬盡瘁,才有了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新傳奇。而又有多少人知道美的集團的開創者何享健,最初創辦公司的雛形只是一個二十多人的生產小組,當初的貧困小鎮,沒有什么能吸引外來的眼光,他就是靠著一雙腿走南闖北,把外界的技術帶回來,如今的成就,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科達、海信、萬家樂等公司的發展之路,莫不是如此充盈著披荊斬棘的奮斗實干精神。
《何以萬億》這部作品中無處不散發著順德精神濃濃的人文情懷。開放、包容、溫情,從一個生動的故事中得以顯現。作為2023年順德首個面積最大、投資最多的本土企業擴產項目,美涂士總部落戶杏壇,它的董事長周煒健說出了企業存在的意義,那就是辦企業不僅僅是做生意,而是干事業,由此衍生的是造福社會、創造人們的美好生活。“樂敬業,誠為本”,這也是更多順德企業家的心態,是順德文化培育出的精神花朵。在《自己的家園自己管》和《春風十里柔情》章節中,行文不多,但我們讀到的是議事協商的魅力,看到的是自下而上的鄉村推動方式,懂得的是順德發展的針對性經驗。順德的人文情懷更是體現在它的飲食文化上,“中國廚師之鄉”“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味道”都是它享譽海內外的名片。如果你是一個外鄉人,在這里總能找到家鄉味。如果你想嘗盡天下美食,順德會讓你樂不思蜀,讓你時刻都有身處家鄉的感覺。
如果經濟、文化構成了順德的肌肉,那環境無疑就構成了順德的骨骼,這也是《何以萬億》給我的閱讀之悟。俗話說“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順德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就是這樣一棵梧桐樹。順德位于珠江入海口西岸,面積只有806平方公里,西江水系穿流而過,全域擁有940條水道河涌,是名副其實的水鄉。這是上天的造化,如何沒有人為的治理保護,就談不上美麗順德。歷史上的順德其實并無過人之處,這里也曾是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改革開放40多年來,愛護環境深入到了每個順德人心中,并付諸于行動,這里才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至于流光溢彩。比如作為生產涂料的企業美涂士,走進公司園地聞不到一點涂料的氣味,只有花?搖曳花香撲鼻。在《問渠那得清如許》等章節中,我們能讀到更多關于“以水興城”的戰略治理實施行動,沒有形式主義,有的是實干精神。正因如此,才有了順德一江春水綠如藍,才有了濱水碧道黃金帶,才有了看鷗鷺翻飛的和諧畫面。
經濟的、文化的、環境的順德,體現的是順德成長的歷史與現實的經驗,那就是:改革開放精神、政府開門決策、企業凝聚人才、民間創造活力。其中每一點在其它地方也許司空見慣,但能將其主要核心深入融合到每一片土地每一個時間段,正是順德之所以成為順德的關鍵之所在。優勢明顯的產業,條件優越的區位,系列優惠的政策,不僅成就了千億級的本土企業,也吸引了眾多國際品牌的到來,這也讓順德成為中國制造的近代史與當代史繞不開的一個高地。
說吳國霖、王茂浪這部《何以萬億》要向我們呈現一種勵志精神肯定是不夠的,它既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大灣區奮斗影像簿,又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報告文學讀本,更是一部國家民族強盛發展的經驗指南。
(刊于《工人日報》2024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