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惠州作家周后運獲評“最美退役軍人”
更新時間:2024-03-04 作者: 糜朝霞來源:南方+
3月1日上午,2023年惠城區第二屆“最美退役軍人” 暨首屆“最美軍嫂”發布儀式在西湖大劇院舉行,惠州市作家協會秘書長、作家周后運獲評惠城區第二屆“最美退役軍人”。
南方+記者了解到,周后運1971年出生于湖南洞口,1990年開始文學創作,1991年入伍,直至1998年因公負傷而退役。此后,周后運自愿放棄組織安排的工作,一邊打工創業,一邊堅持公益普法和紅色題材文學創作,成果豐碩,并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被譽為“公益好作家”。
周后運通過公益普法、巡回演講等方式,宣傳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幫扶英烈、關愛弱勢群體,先后創作出版了《維權在線》《民企維權“寶典”》兩部近百萬字的普法文學作品,免費向社會贈送。他還義務協助外來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追回欠薪1000余萬元,不僅未收分文報酬,反而倒貼10余萬元差旅費用, 被評為廣東省五星級志愿者。
自幼酷愛文學的周后運,業余時間筆耕不輟,發表作品400余萬字,創作出版了《儒將蔡鍔》《碧血丹心——鄧演達傳》《開國將軍袁也烈》等八部紅色題材文學作品。其中,《碧血丹心——鄧演達傳》《儒將蔡鍔》獲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具影響力長篇小說獎、優秀長篇小說獎;辭賦獲民族賦全國征文賽倚馬獎及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全國征文比賽二等獎等。他還先后獲“書香嶺南”全民閱讀模范個人、第九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第十七屆“中華優秀文藝工作者”等稱號,并當選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在繁忙工作之余,周后運主動參加軍地公益活動,謳歌英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到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進行紅色教育宣講。他還受邀擔任多所大、中、小學的校外輔導員,并向社會免費捐贈了30余萬元的紅色題材文學作品。
周后運還實現了由文學成果到文創產業的轉型升級,在文學界及退役軍人群體中起到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被惠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樹為“退役軍人創業先鋒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