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作協啟動千名作家“掛鎮聯村”駐點創作 “廣東省作家協會始興縣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揭牌儀式等活動同時舉行
更新時間:2024-02-18 來源:廣東文壇
11月28日至29日,“廣東省作家協會始興縣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揭牌儀式暨千名作家“掛鎮聯村”駐點創作啟動儀式、生態文學創作暨文學賦能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推進會、“新時代山鄉巨變”采風活動、文學志愿服務等活動在韶關市始興縣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作家協會、韶關市委宣傳部、始興縣委主辦,始興縣委宣傳部承辦,始興縣文聯、始興縣作家協會協辦。這是我省文學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的生動實踐,是認真落實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關于促進新時代生態文學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創新舉措。
29日上午,“廣東省作家協會始興縣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揭牌儀式暨千名作家“掛鎮聯村”駐點創作啟動儀式在始興縣墨江文苑舉行。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韶關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江帆,始興縣委書記華關,韶關市文聯主席夏娟,始興縣委副書記謝濤,始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俊楓等領導,著名作家楊黎光、鮑十,省作協副秘書長、二級巡視員、社聯部主任謝石南,省作協組聯部主任周智,韶關、清遠、肇慶、茂名、陽江、湛江、云浮作協負責人,各地市“掛鎮聯村”駐點創作作家代表以及始興縣委宣傳部和文聯、作協領導、作家代表等約200人共同見證創作基地的啟用。活動由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主持。
張培忠在致辭中表示,始興素有“古之福地、粵北明珠”美譽,歷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孕育了盛唐名相張九齡、抗日名將張發奎等許多名人志士。近年來,始興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傳承中華文化和嶺南文化,推出了不少體現時代精神、具有始興特色、思想健康、藝術上乘的文學作品,為廣東文學的繁榮發展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相信始興縣生態文學創作基地的建立,必將為韶關市、始興本土作家與省內外作家文學創作交流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為省作協文學賦能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尤其是作家“掛鎮聯村”駐點創作注入強大的動力,為生態文學創作繁榮發展開辟新的天地。希望廣大作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做綠水青山的守望者、綠色發展的推動者、生態環境的保護者、生態文學的傳播者,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打造生態文學特色品牌,為推動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文學貢獻。
陳江帆在致辭中介紹,作為廣東的“北大門”、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森林城市”,韶關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切實筑牢粵北生態屏障,各項生態指標穩居全省前列。近年來,始興縣舉辦了嶺南生態詩歌論壇,還連續十年舉辦生態文學征文大賽,培育打造“生態文學群落”。廣東省作家協會生態文學創作基地今天在始興正式掛牌,千名作家“掛鎮聯村”創作在始興啟動,體現了省作協對韶關宣傳文化工作的大力支持,對始興生態文學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希望始興充分發揮生態文學創作基地的作用和優勢,打造文學創作熱土,密切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為繁榮發展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華關在致辭中表示,始興縣成功申報全省首個廣東省作家協會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是始興文化事業的一件大事、喜事。生態文學創作基地的啟用,為更多文學愛好者、文藝工作者關注始興、走進始興提供了新的平臺,也為始興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凝聚了更加強勁的精神動力。接下來,始興將以創作基地掛牌啟用為契機,大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活化利用圍樓、生態、人文資源,把文化價值、生態價值轉換為惠及百姓的民生福祉。
儀式活動結束后,省作協召開生態文學創作暨文學賦能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推進會。張培忠、華關、謝濤、李俊楓等領導出席會議。各地市“掛鎮聯村”駐點創作作家代表以及始興縣委宣傳部和文聯、作協領導、作家代表等100多人參加。韶關、清遠、肇慶、茂名、陽江、湛江、云浮作協和始興縣負責人分別發言。會議由蘇毅主持。
張培忠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學習貫徹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推進會精神和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把握文學工作新形勢,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動新時代廣東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一要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切實抓好理論武裝。要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鮮明特質、實踐要求,在理論學習上做到深化轉化,在研究闡釋上做到求實求新,在宣傳普及上做到用心走心。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打造扛鼎之作。把“抓作品”和“抓環境”結合起來,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廣東故事,不斷加強高品質文化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三要牢記“國之大者”“省之要者”,積極參與“百千萬工程”。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將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全面推進,興起了舉全社會之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熱潮。全省作協組織、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奏好“協奏曲”、共繪“一張圖”,共同推進廣東高質量發展。四要發揮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扎實推進千名作家“掛鎮聯村”駐點創作工作。周密安排部署、強化責任落實,確保“掛鎮聯村”駐點創作工作取得實效。駐點作家要定期深入掛鎮聯村一線,善于從新時代山鄉巨變、鄉村振興、綠美廣東建設等改革實踐中發現文學創作的題材、捕捉創新的靈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創作。五要建設好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擦亮廣東生態文學品牌。近年來,廣東不斷將“綠美”植入發展藍圖,厚植高質量發展綠美底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與“百千萬工程”同頻共振,期待全省更多作家積極參與創作基地活動,踴躍投身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文學創作的雙向互動,行走綠色大地,深耕生態文學,共同努力打造廣東文學特色新品牌。
華關在致辭中說,始興是千年古縣、綠色名縣,歷史文脈悠久、生態環境優美,置縣1700 多年來,先后孕育出盛唐名相張九齡等一批歷史名士,境內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物種寶庫,南嶺明珠”,得天獨厚的生態人文環境滋養出了好山樂水的生態文化底蘊。希望各位 “掛鎮聯村”駐點創作作家,在始興的鄉間田野創作出更多反映始興鄉村振興成果的精品力作,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宣傳推介始興,帶動更多文學愛好者、文藝工作者到始興采風創作,共同感受始興的“嶺南之風、客家之韻、生態之美、煙火之樂”。
當天下午,還舉行了“新時代山鄉巨變”采風活動,來自全省各地的近百名作家代表深入始興縣張九齡故居、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壩長圍村圍屋等地走訪采風,并就駐點創作體會和生態文學創作經驗進行了交流。
系列活動期間,還舉行了兩場文學志愿服務活動。28日晚,文學作品改稿會在墨江文苑三樓舉行,著名作家楊黎光、鮑十等專家對當地作家作品進行點評,指出了優點與不足,并分享了個人創作經驗。29日上午,“文學賦能鄉村振興”文學名家進校園活動在始興中學舉行,楊黎光、鮑十分別以《閱讀啟智 記錄歷史》《小說諸元素及什么樣的小說是好小說》為題,為當地文學愛好者、學校師生作了精彩演講。(社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