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中國新工業詩歌創作研究中心暨全國新工業詩歌聯盟在東莞揭牌 文學賦能制造強省建設主題志愿活動同時開展
更新時間:2024-02-02
11月7日至8日,由《詩刊》社、中國詩歌網、廣東省作家協會、東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東莞理工學院、東莞市文聯、石碣鎮政府共同承辦的中國新工業詩歌創作研究中心暨全國新工業詩歌聯盟揭牌活動在東莞理工學院舉行。11月7日上午,“新工業詩歌創作研究中心暨新工業詩歌聯盟”正式揭牌并發布《全國新工業詩歌聯盟宣言》。《詩刊》社主編李少君,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吳思敬,東莞理工學院校長馬宏偉,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教授蔣登科,東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出版局局長蔡國康,來自全國的行業詩人代表、評論家、學者以及來自廣東省、東莞市文學界的詩人們,東莞理工學院師生等約150人與會。揭牌儀式由東莞理工學院副校長李文芳主持。
新工業詩歌創作研究中心由《詩刊》社和東莞理工學院共同建設,新工業詩歌聯盟由中國石油作家協會、中國化工作家協會、中國煤礦文化藝術聯合會、中國冶金作家協會、中國水利作家協會、廣東省作家協會、東莞理工學院、花城雜志社、廣州市文藝報刊社、特區文學雜志社等組成。《全國新工業詩歌聯盟宣言》指出,在中國新型工業化的背景下,把工業作為詩歌創作的題材,用詩歌為新型工業化鼓與呼,以詩歌的力量促進新型工業化、促進經濟發展,體現詩歌與時代共進、詩歌工作者與國家民族共命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宣言》倡議,新工業詩歌要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要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要堅持高質量的藝術標準和美學追求;要勇于創新。同時也呼吁聯盟單位,團結協作,努力奮斗,開創新工業詩歌繁榮發展的新局面,為中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詩歌應有的智慧和力量。
李少君在致辭中表示,新工業詩歌創作研究中心暨新工業詩歌聯盟的成立是中國詩歌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式現代化詩歌道路建設的重要一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舉措。新時代需要新的詩歌,新時代詩歌應反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新工業詩歌恰逢其時,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和發展空間,未來大有作為。
蘇毅在致辭中表示,新型工業化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推進新型工業化,必然帶來智能制造、生物科學、新能源等領域的巨大進步,蘊含著以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為新特征的時代內涵和發展方向,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資源。新工業詩歌將詩歌的傳統價值與當代科技融合,傳承中國詩歌精神,拓展和豐富了新時代詩歌的內涵。新型工業化需要先進的工業文化和進取精神的大力支持,需要文學、藝術、教育等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省作協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制造強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等主題,立足工業題材、充分挖掘社會生活和群眾創新創業、誠實守信、勤勞致富的生動故事,不斷強化精品創作,錘煉更多彰顯嶺南神韻的扛鼎之作,在新工業文學、新工業詩歌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馬宏偉在致辭上表示,作為聞名世界的“制造名城”,東莞有著豐富的工業素材,在新工業詩歌創作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將承擔著工業詩歌傳承發展的重任,成為不可替代的文化空間。希望新成立的新工業詩歌平臺能成為國內外學者交流的橋梁,為更多的年輕人提供創作與研究交流的機會,共同推動我國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揭牌儀式后,《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王學東開展《新工業詩歌與中國式現代化詩歌道路》和《新工業詩歌與未來詩學》主題講座。活動還舉辦了“中國新型工業化與新工業詩歌”主題學術研討,組織作家赴中國散裂中子源、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風等。
11月8日下午,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文學賦能制造強省建設主題志愿活動在東莞厚街鰲臺書院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文明辦指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東莞市作家協會、東莞市文藝志愿者協會、厚街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公室承辦,東莞厚街鰲臺書院、厚街鎮文聯、東莞市“中國作家第一村”協辦。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省作協報告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丁燕,東莞市文聯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葉新源,省作協文學部副主任李瑋嫻,東莞市委宣傳部文化發展科科長余思杭,市文聯兼職副主席(秘書長)、市作協主席胡磊,市文藝志愿者協會主席聶艷,厚街鎮黨委委員、鎮文聯主席陳彥,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公室主任、鎮文聯常務副主席王國榆,東莞市作家代表、文學愛好者等100余人參加活動。省作協社聯部一級調研員歐陽露主持活動。
蘇毅代表省作協為廣東文學志愿服務東莞隊授旗。授旗儀式后,楊克作“當代新工業詩歌寫作——以大灣區題材為例”專題講座,他結合自己的創作,從題材捕捉、意象營造、立意構思及想象力、語言等幾個角度,分享了自己對新工業題材創作的心得和經驗,闡釋詩歌如何拓展新的時代元素,在介入社會生活的同時保有詩意和個性化表達,啟發聽眾如何在看似非詩的題材里,發現詩意,呈現詩意。
丁燕作“新工人文學寫作的可能性”專題講座,她從價值與意義、傳承脈絡、時代性、發展的可能性等幾個方面,對工業題材文學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結合自己的作品,與聽眾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和對創作、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為推進培育做強東莞“中國作家第一村”建設相關工作,當天下午,蘇毅帶隊深入樟木頭鎮文聯及“中國作家第一村”工作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翠景花園社區、官倉作家村建設現場等實地了解察看,并與東莞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作協,樟木頭鎮黨委、鎮文聯相關負責人就如何加快推進各項建設任務進行座談交流并達成共識。(社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