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中山市作協組團赴湖北宜昌開展文化交流
更新時間:2024-01-18 作者:張德鋼來源:中山市作家協會
記者從中山市作家協會獲悉,中山市作家協會交流團在市作協主席馬拉的帶領下,于1月12日啟程赴湖北宜昌,進行了為期四天的交流學習。
1月12日下午,中山市作協與興山縣人才服務中心聯合舉辦了“暖暖昭君行,濃濃書香情”文化交流暨中山作家圖書捐贈活動。活動分為圖書捐贈儀式與讀者文學沙龍兩個環節,中山市作協副主席譚功才代表協會向新落成的興山縣圖書館捐贈圖書1000冊,陳劍蘭作為中山市捐贈作家代表發言。
在隨后開展的讀者文學沙龍活動中,廣東歷史學會副會長胡波教授作了《王昭君:歷史傳說與形象建構的當代價值》的專題講座。他說,興山與中山有一個共同點——既是自然之山,又是人文之山,如何將傳統的歷史古城,打造成新時代的城市名城,如何將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創作糅合在一起,繼而推動文化創業與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其蘊涵的教育價值、藝術價值和產業價值,是中山與興山這兩座人文之山共同的使命與責任擔當。
馬拉在《問題與方法,在基層如何寫作》的講座中,指出了基層寫作者目前面臨的窘迫和困境。他以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為例,給基層寫作者提出了幾點忠告和建議:一是要端正自己的寫作態度,二是要充分了解刊物的特點和定位,三是要找準投稿的方法,四是要注重文本的品質,五是要進行大量的閱讀與訓練,六是要有寫作者的自我審視,同時要多交流和學習等。
1月14日上午,交流團一行應邀抵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故里秭歸縣,感受秭歸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獨特的人文魅力。1月15日上午,交流團一行又馬不停蹄地走進宜昌,參觀剛落成使用不久的長江藝術小鎮,交流團近距離參觀宜昌市作家們的作品展覽專區,了解宜昌歷年來的文學藝術成果,并與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
短短四天的交流學習,不僅大大開闊了中山市作協交流團成員的視野,更感受到了中山作家與宜昌作家之間的差距。“接下來,中山市作協要做的工作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只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緊盯腳下的路,靜下心來專注文學藝術創作,才能走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之路。”馬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