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蕭殷學術研討會暨《蕭殷全集》新書發布會在河源舉行
更新時間:2024-01-05 來源:廣東文壇
9月21日至23日,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廣東省作家協會、文藝報社、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系列活動之蕭殷學術研討會暨《蕭殷全集》新書發布會在河源舉行。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鄧凱,中國作協原副主席陳建功,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建華,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啟宇,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省作家協會主席、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蔣述卓,河源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勇平,河源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海鷹,河源市副市長曹建忠,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機關黨委書記陳昆,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省作協黨組成員、秘書長劉春,花城出版社社長、《花城》雜志主編張懿以及陳俊年、郭小東、王十月、賀仲明、張均等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及本地作家代表等100多人參加活動。
9月22日上午,蕭殷學術研討會暨《蕭殷全集》新書發布會開幕式舉行,開幕式由江海鷹主持。
王蒙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蕭殷恩師對于他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蕭殷本身也寫小說,也做了大量的文學方面的組織工作。特別是他對青年作家的輔導幫助非常大,比如對于《青春萬歲》的原稿,蕭殷先生獨具慧眼,認為該作品是有藝術感覺的、有希望的,不僅給予鼓勵,也指出了應該解決的問題。他永遠感恩蕭殷老師,永遠記住蕭殷老師對他的幫助和期待。
鄧凱指出,蕭殷先生是忠誠的無產階級文藝戰士,是身體力行的文藝理論家、作家,他為幫扶提攜青年作家傾注了畢生心血,像徐光耀先生、王蒙先生、陳國凱先生等一大批作家、評論家的成長、成才、成熟,都得益于蕭殷先生的培育和扶持。《文藝報》將聯合廣東省作協,加強蕭殷文藝思想研究,加強嶺南文學名家珍貴典籍研究利用,促進粵派批評向粵港澳大灣區批評升級,推動構建嶺南特色的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系。希望廣東文學界以本次會議為契機,牢記國之大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繼續傳承、發展好蕭殷先生的文藝思想,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匯聚鑄就新時代文學高峰的強大力量,建設與廣東經濟地位相稱、與文化強省相符的文學強省,為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陳建功表示,致敬蕭殷先生,是致敬他真實坦誠的人格操守以及由此煥發的理論勇氣,這種理論勇氣來自他深厚的學養和知行合一的實踐品格。蕭殷先生的文學評論鞭辟入里,卻深入淺出、平易近人,這一點可以從他指導青年作家的書簡中得到印證。致敬蕭殷,也是致敬他對典型論的深刻闡發。他嚴謹地貼近創作實踐的思考以及平時素樸的言說方式,對當下的文學理論建設具有巨大的啟發意義。
李勇平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蕭殷先生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工作者,是著名的文藝評論家、新中國廣東文藝評論的開拓者,是杰出的文學事業組織者。《蕭殷全集》一共十卷,約400萬字,集中展示了蕭殷先生在文藝創作和文藝指導方面取得的成就。接下來,將繼續挖掘、傳承好河源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化事業發展。期待專家學者們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河源的文化建設,一道見證參與河源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共同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河源故事。
張培忠認為,我們深切緬懷蕭殷先生,就是要學習、傳承“蕭殷精神”,何謂“蕭殷精神”?就是堅持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的革命精神;堅持實事求是、解決問題的科學精神;堅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創新精神;堅持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的奉獻精神。在紀念蕭殷先生逝世40周年之際,10卷本、煌煌400多萬字的《蕭殷全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并隆重發布。這是蕭殷先生文藝作品和生平事功的集大成,是蕭殷精神的文本體現,對推動蕭殷研究以及新時代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我們要以這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蕭殷學術研究取得更多成果,積極構建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系,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文學篇章作出新貢獻。
蔣述卓指出,蕭殷同志是中國文壇的翹楚,是有口皆碑的文學評論家、文學編輯家,也是一名文藝戰士,還是文學教育家,他的文學評論在國內產生過很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蕭殷始終與時代同步,具有強烈的“信使”精神和堅定的革命理想和黨性原則;蕭殷的文學批評充滿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媚俗、不溢美,有強烈的審美主體意識和審美能力,敢于堅持自己的文學主張;蕭殷對文學創作以及文學的重大理論問題勇于進行探討。在文學力量上,蕭殷堅持讓理想的光芒從文學照進現實,他繼承了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就像一盞燈、一束光一樣照耀著中國文壇。
張懿指出,蕭殷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文藝評論家、編輯家,廣東省文藝評論工作的開拓者之一。《蕭殷全集》體量非常大,共分十卷,含著作四卷、書信三卷、圖冊兩卷、年譜一卷,涉及文字約400萬字,圖片近千幅。該書通過豐富立體的內容,展現蕭殷先生的人生歷程,挖掘蕭殷的精神,讓我們更加全面、清楚地了解和致敬蕭殷先生。該書的出版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是蕭殷先生女兒陶萌萌女士連同各卷主編、河源圖書館以及出版社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是廣東文化建設和中國文學出版的重要收獲。
期間,省作協與河源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舉行《蕭殷全集》新書發布儀式及贈書儀式。老作家徐光耀等發表視頻致辭。蔣述卓、賀仲明、張均、王律、王十月等分別作專題發言。
賀仲明表示,蕭殷始終能保持很好的精神品格,具有真正的知識分子精神,即便在“文革”等特殊政治環境里,他也維護自己的良心,不投機鉆營,更不落井下石,對人真誠熱情,能夠贏得文學界同行的普遍尊重,既有對青年人的推崇,也有對優秀文學作品的保駕護航,維護正義。蕭殷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學理論素養和創新性的思想。他對于文學理論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和深度,他的觀點不被時代所遮蔽,有獨立的思考。
張均指出,因為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對蕭殷先生的著作非常熟悉,也深感親切。尤其是《論生活、藝術與真實》,深深地感受到他是一個人文主義、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者,他的文藝思想有很多有價值的思考,既在當年彌足珍貴,也在今天具有被重新認識、被學習的資源價值。今天,我們重新回顧蕭殷先生半世紀前的思考,可以深刻了解他在社會主義文藝理論建構中不可或缺的貢獻,是今天值得重新發現的重要理論家、批評家。與此同時,蕭殷先生對文學與重大時代脈動關系的思考,對于歷史與個人復雜關系的辯證理解,都值得今天的文藝創作學習借鑒,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王律從蕭殷參與創辦關內第一家城市黨報《石家莊日報》、在《冀中導報》發現指導文學新秀以及主編《晉察冀日報》文藝副刊等方面深刻闡釋蕭殷與河北三大解放區黨報的淵源關系,他指出,蕭殷是全國知名的文學評論家、作家,但他在解放區的新聞編輯生涯至今還鮮為人知,因此梳理挖掘其早期紅色報人的貢獻,就成為蕭殷學術研究的一個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課題。
王十月認為,“蕭殷先生工作認真負責,從來不整人”的作風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文學家的胸襟品格。擔任主編期間,蕭殷先生創造了《作品》雜志至今再也沒有能夠超越的輝煌。今天,我們在談論蕭殷,不僅在談論蕭殷先生的慧眼,不僅在談論蕭殷先生的道德,我們還是在緬懷一種快要被遺忘的師道,一種已不多見的、無論在何種境遇下堅持說真話的風骨。近年來,《作品》努力挖掘、培育新人,贏得了作家們的口碑,被稱為青年作家的福地,就是努力繼承先生的職志,不辜負他投來的殷切的目光。
9月22日下午,專家學者參觀蕭殷文學館并召開蕭殷學術傳承發展座談會及分組討論。郭小東、龍揚志、傅修海、譚運長、于愛成、劉中國、包瑩等就蕭殷的文藝思想、理論建樹、品格情懷、地位成就等進行精彩分享和深入探討。
9月23日上午,舉行廣東省作家協會萬綠湖創作基地揭牌儀式及分組采風。(楊璐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