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文學館調研組一行到上海調研學習
更新時間:2024-01-04 來源:廣東文壇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借鑒兄弟省份文學場館先進經驗,加快省級重點標志性文化建筑“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文學館建設,做好文德路紅樓修繕、推進廣東左聯作家陳列展覽建設工作,8月1日至8月3日,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劉春率領廣東文學館調研組一行4人,到上海開展文化場館調研學習。
調研組首先參觀位于上海武康路113號的巴金故居。這座巴金先生生活了半個世紀的花園住宅,由一座主樓、兩個輔樓以及花園組成,主樓現在按著巴金先生生活的原貌布置,花園里的玉蘭、櫻花等花木多為巴金及家人當年手植,院子四處都留下了巴金先生沉思的足跡。主樓真實還原了巴金先生生活時的樣子,展出了眾多巴金先生與其夫人蕭珊女士的手稿書信等藏品。
調研組與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副館長呂爭進行座談交流。周立民詳細介紹巴金故居的管理理念、活動策劃、新媒體運營等在文學性和公益性方面的先進經驗,特別是開發眾多小、專、精、深的展覽及活動,如“溫暖的友情——巴金與有朋往來手札展”“薪傳——魯迅與巴金圖片展”“探訪巴金的家——感受文學 親近經典”等心得體會。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會址紀念館位于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于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的原址進行建設,占地面積684平方米,建筑面積550平方米,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舊址進行全面復原修繕。館藏的1190件藏品來源于“左聯”盟員及家屬捐贈,以及工作人員在全國的征集。調研組成員表示,該館近年舉辦的“柔石誕辰百年文物展”“紀念“左聯”五烈士犧牲85周年”等活動,對廣東籌建文德路紅樓“廣東左聯作家陳列展覽”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會址紀念館館長何瑛的帶領下,調研組還參觀了中共四大紀念館和國旗展示館,并與中共四大紀念館副館長吳毅斌進行了交流座談,了解“人人都是講解員、人人都是研究員、人人都是策展員、人人都是運營員”等“一崗多能”的人員培養及管理經驗。
調研組還前往了魯迅紀念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進行了考察,重點學習展陳設計、藏品征集、運營管理、人才培養、文創開發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大家表示,通過走出去學習交流,開闊視野,對加快省級重點標志性文化項目“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文學館建設,做好文德路紅樓修繕、推進廣東左聯作家陳列展覽建設工作增強了信心與動力。(劉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