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著名詩人、革命烈士蒲風家屬向廣東文學館無償捐贈蒲風生前日記、遺著及研究資料
更新時間:2024-01-03 來源:廣東文壇
7月6日上午,省作協舉行著名詩人、革命烈士蒲風生前日記、遺著及研究資料捐贈儀式。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黨組成員、秘書長劉春,蒲風女兒、福建省福州市文聯原常務副主席、黨組成員兼市作協主席黃安榕及其家屬,福建有關單位代表出席儀式。
黃安榕向廣東文學館捐贈了263件蒲風生前日記、遺著及研究資料,主要有:蒲風日記兩本(分別寫于1931年和1937年),1934年出版的蒲風詩集《茫茫夜》,1935年出版的長篇敘事詩《六月流火》,1936年出版的詩集《生活》《鋼鐵的歌唱》,1938年出版的《現代中國詩壇》(評論集)和《在我們的旗幟下》、《街頭詩歌》(郭沫若題簽),1939年出版的詩集《兒童親衛隊》等詩集,大部分是孤品。
張培忠代表廣東文學館接受捐贈,并向蒲風的家屬表示敬意和感謝。他指出,蒲風是新四軍的文化戰士和廣東文學的杰出代表。蒲風與任鈞、穆木天和楊騷創立了中國詩歌會,主編《中國詩壇》,推動了中國新詩運動的發展。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蒲風是第一個創作長篇敘事詩的詩人,出版了中國新詩史上第一部兒童詩歌集《兒童親衛隊》,為我國革命新詩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廣東文學界無比懷念蒲風先生,無比景仰蒲風先生。廣東文學館建設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預計今年10月完成場館交付,年底前完成展廳的設計和施工,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對外開館。黃安榕老師捐贈大量珍貴的蒲風生前日記、遺著及研究資料,為廣東文學館展陳提供了充足的展品,為開展蒲風文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以捐贈儀式為標志,我們將用心用情、專業專注做好相關工作,以蒲風先生為楷模,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文學名家的愛國情懷和文學精神,進一步加快廣東文學館建設,加強蒲風文學研究;進一步賡續中華文化血脈,傳承蒲風文學精神;進一步加強文學交流合作,推動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黃安榕表示,自1962年起,前往梅縣、廣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收集先父生前日記、遺著和研究資料。今天,將收集到的263件藏品捐贈給廣東文學館,讓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得以與廣大人民群眾共享,使紅色文化代代相傳,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讓我們一起把先人的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擔負起創造新文化的使命,共同建設好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
廣東文學館是省級重點文化工程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項目之一,計劃于2023年10月前竣工。擬設廣東古代文學展覽廳、廣東近代文學展覽廳、廣東現代文學展覽廳、廣東當代文學成就展廳、港澳臺僑作家文學成就展廳、“一代風流——廣東省作家協會成立70周年展”和“魯迅家”展覽廳。為確保廣東文學館建設順利推進,廣東省作協于2021年3月22日起,公開征集廣東文學館展(藏)品,得到許多文學名家及其家人和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和大力支持。歐陽山、草明、蒲風、于逢、黃谷柳、杜埃、岑桑、劉斯奮、章以武等多名作家及家屬無償捐贈了大量手稿、照片、書籍、信函等文獻資料。(劉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