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文學賦能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主題志愿活動在梅州舉行
更新時間:2024-01-03 來源:廣東文壇
7月15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文學賦能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主題志愿活動在梅州舉行。這是廣東省作家協會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綠美廣東建設工作部署,認真落實省委宣傳部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促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工作要求,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又一有力舉措。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別在十大嶺南書院之一的梅州市東山書院、蕉嶺縣文福鎮和平村倉海詩廊舉辦共4場專題文學講座,梅州市作家代表、高校學生、青少年等近400人參與了現場活動。
本次活動由省委主題教育巡回指導組第三組指導,廣東省作家協會、梅州市文聯主辦,梅州市作家協會、梅州市客家文學院,梅州市東山書院、蕉嶺縣作家協會承辦。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省委主題教育巡回指導組第三組組員湯雨生,省方志辦黨組成員、副主任丘洪松,梅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局長李龍華,梅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陳銳鋒,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社科院文學所所長、研究員鐘曉毅,著名詩人游子衿,河源市、梅州市、惠州市、清遠市作協、廣東省小小說學會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省作協社聯部副主任、二級調研員歐陽露主持儀式活動。
梅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運全會見了與會人員,表示梅州將全力支持、配合開展志愿活動,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共同推動文學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以文學志愿服務為梅州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動能。
陳銳鋒代表梅州市文聯對省作協一行在全省深入開展主題教育之際到梅州開展文學志愿活動表示熱烈歡迎。他在致辭中表示,梅州作為“世界客都”,客家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底蘊深厚,無數賢人志士秉承著“道在人心”的精神品格,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作出表率。梅州文學界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和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以志愿服務為紐帶,更好地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學志愿服務隊的作用,同時要向其他兄弟市作協學習,在文學創作、志愿活動上多出精品,在服務群眾上發揮更大作用,以文學方式彰顯中國精神和時代氣象,為推動廣東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活動還舉行了廣東文學志愿服務梅州隊成立儀式和“文學駐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學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志愿服務行動”項目啟動儀式,蘇毅向廣東文學志愿服務梅州隊授旗,并與湯雨生、丘洪松、李龍華、陳銳鋒、陳柳金共同啟動項目。
在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的大力支持下,省作協今年圍繞項目化、品牌化建設,扶持建立10支文學志愿服務隊伍和10個基層文學志愿服務項目,指導全省開展文學志愿活動超過100場,推動形成廣泛開展文學志愿服務的熱潮。梅州市作家協會文學志愿服務隊、“文學駐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學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志愿服務行動”項目分別入選廣東省文學志愿服務隊伍規范化建設扶持項目、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梅州市作協主席陳柳金表示,將通過隊伍規范建設,體現文學志愿服務隊伍“活潑、陽光、文明”的對外形象,以服務、實干、創新的精神謀求工作實效,同時組織舉辦10場以上文學志愿服務活動,與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緊密結合,通過采風、授課、創作等多種形式深入生活,扎根鄉村,創作一批反映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發展成就的主題文學作品。
為更好地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關于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論述和“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通過參觀學習不斷深化對新時代文學的認識,積極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當天蘇毅還帶隊前往梅州市文聯、市作協、中國客家博物館、黃遵憲故居、蕉嶺縣文福鎮和平村等地學習調研、座談交流,通過深入基層文化場館、鄉村振興一線,真切感受客家文化的內涵特質和鄉村振興的喜人成就。蘇毅指出,各級基層作協組織、廣大基層作家要重視文學創作的源頭母本作用,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以明德引領風尚。同時要推動文學從一個面向轉為兩個面向,從面向文學界擴展為面向社會大眾,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充分發揮文學服務群眾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向上向善、剛健質樸的社會文明新風尚,更好地助力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推動鄉村振興和文化強省建設貢獻文學的重要力量。
為進一步向基層群眾提供高質量文化供給,推動講好新時代山鄉巨變、鄉村振興故事,本次活動分別在梅州市東山書院、蕉嶺縣倉海詩廊舉辦4場專題文學講座,主動服務鄉村振興一線。鐘曉毅作“本土寫作與新南方文學”專題講座,她從客家文化的特點談起,以艾青等著名作家的鄉土題材作品為例,闡釋傳統文化、土地印記、家鄉情懷等對于本土寫作的重要性;從新南方文學的地域性、海洋性、臨界性、經典性等幾個特征,啟發本土作者寫作如何更好地融入大灣區文化建設。鐘曉毅還從觀察力、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表現力方面談如何寫出好的作品,鼓勵基層廣大作家、青少年群體拓展創作認知,充分利用好本土資源,講述好新時代山鄉巨變、鄉村振興故事。
游子衿作“想象的力量”專題講座,他針對青少年文學愛好者,以兒童詩為例,通過細致的文本分析,圍繞想象的力量與方式、想象力來自何處、想象力的作用與重要性、如何培養想象力等方面,啟發現場聽眾如何啟動想象力,以個性化的表達抒發內心真實的感受與想法,他鼓勵廣大基層作家和青少年文學愛好者擴大閱讀面,通過廣泛閱讀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拓展文學視野和創作疆域。(杜雪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