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立足廣東改革實踐,描繪時代恢宏畫卷
更新時間:2024-01-02 作者:西籬來源:廣東文壇
廣東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中的10部圖書,涵蓋了報告文學、長篇小說、通俗理論讀物和少兒讀物等類別,是近三年來廣東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的重要成果。這些作品聚焦時代主題,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創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表現的主體,以“當代之筆”深情記錄偉大社會實踐,傾情書寫時代偉業和人民奉獻,以豐富內容體現優秀文藝作品獨有的精神力量,又以創新的藝術形式展現獨特的中華審美精神氣質。
胸懷“國之大者”,提升主題創作的人民性時代性
在這批獲獎作品中,我們首先看到“外向型”文體的報告文學,面對現實、深植時代的挺拔向前的姿態。無論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報告文學從本土社會現實汲取能量,以生機勃勃的活力,以直接而有力的文學向度,以剛健樸實的文風,集宏大敘事與平民書寫于一身,以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嚴肅主題,肩負起新時代文學的特殊使命。
《血脈:東深供水工程建設實錄》全景式展現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群體楷模事跡。該工程跨越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代,半個多世紀以來,先后共有三萬多名來自珠三角地區的建設者,在黨中央領導下,為解決香港同胞飲水困難克服重重挑戰,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在東江和香江之間搭建起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線。這是祖國內地與香港骨肉相連的血脈,也是由祖國母親對香港同胞的深情大愛形成的難以分割的精神紐帶。
這部作品敘事從容自如,行文情深意長。“時代楷?!比后w的革命精神、創新精神、犧牲精神和堅強意志,同時也是一個偉大時代的精神和意志,詮釋出維系香港繁榮穩定的生命工程的家國意義。
我國第一部全景式立體化反映全面小康建設歷史成就的多卷本報告文學作品《奮斗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聚焦主題、導向鮮明,是新時代文學使命擔當的典范。作品選題定位為通俗歷史、百姓故事、家國情懷、全球視野,作品中脫貧小康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歷史敘事相融合,將書寫對象的史詩性和文本敘事的史詩性相統一。
這部廣東現實題材創作的小康“創業史”,以100余萬字篇幅展現廣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漫長、艱辛而偉大的歷程,以其豐富的信息含量、飽滿的思想容量、強大的情感力量、構建敘事體系的審美力量,成為當代非虛構文學創作的標桿。作品中共塑造了1000多個人物形象、講述了600多個生動故事,“為中國和世界存下了中國最堅實的中國檔案”,堪稱宏大的人民史詩。
此外,在“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時代強音中,如何塑造文藝創作的宏闊視野格局,如何健全工作機制構建運轉高效的文藝創作生產體系,在主題性集體創作成功的《奮斗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中也提供了深刻而有價值意義的參考。
講好粵港澳大灣區故事是廣東文學的重要使命。《初心》立足于粵港澳合作發展,全方位展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橫琴新區,生動呈現粵港澳大灣區波瀾壯闊的改革實踐?!剁娔仙剑荷n生在上》帶領讀者深入到宏大而感人的“戰疫”現場,將筆觸伸入鐘南山的精神世界,以大量翔實豐富的細節,立體刻畫出以仁心為本心,以學術勇氣、高尚醫德和科學精神帶給人們戰勝疫情力量的醫學家形象。充滿“人情味”的《腳印——人民英雄麥賢得》,講述了人民英雄勛章獲得者麥賢得的人生軌跡和“八六”海戰驚心動魄的全過程,對英雄背后的英雄們事跡的細膩描繪感人至深,深刻彰顯了人心的力量、人性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用心用情用力,追求文藝經典化的史詩性創新性
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承發展,一直是文學創作的營養沃土,守正創新是正道。此次獲獎的兩部長篇小說是廣東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獲,它們在深度挖掘嶺南文化時代價值和創新創造表現形式方面的特色和突破,足以讓后來者學習和參考。
《平安批》是省作協“改革開放再出發”作家深扎創作活動的碩果,具有文化傳承的深情與自覺。僑批史是僑商“下南洋”的奮斗史,是僑胞的心靈史,是家國史鄉愁詩。好的故事是用腳踩出來的,出生成長于大西北的陳繼明為創作該作品,到潮汕掛職深入生活,以親歷者和實踐者的沉靜與專注全身心投入,深掘嶺南文化之精髓,以一封封僑批遙寄百年世事變遷,以精湛審美書寫僑胞民族大義,成就了這部展現家國情懷的歷史深度、積極探索具有嶺南特色文學發展道路的代表之作。
該書出版以來,在文學界與社會各界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其格調上類似于歷史書的命運感,葆有作家個人美學特征的詩化文本,以及文字背后呈現出來的對中國崛起與世界發展的具有歷史意義辯證關系的探討等等,都成為其征服普遍讀者的法寶。
獨特題材的選取,創作的美學魅力,表現手法的創新,令《烏江引》與《平安批》恰如一雙佳璧相媲美。
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光輝篇章,為了講好長征史詩中情報戰線的隱秘傳奇,龐貝完成了一次具有超高難度的創作嘗試。紅色題材是非常珍貴的,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很容易流于千人一面。作家以最大的虔誠、最深的思考,以對紅色歷史中英雄人物的銘心刻骨的深情與景仰,深思熟慮選擇了原創性的古典音樂般循環往復的敘事形式,使這個最難以虛構的題材呈現出文學性想象的巨大空間和張力。正是文本結構、節奏、視角和語言等諸多方面的創新,使得該作品呈現出很高的文學純度和美學質感。
其他獲獎作品通俗理論讀物《雙循環論綱》《一切為了人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成功》以滿足人民大眾精神需求為旨歸,將枯燥的理論講解得透徹易懂;《科幻星球:火星使命(三部曲)》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意識、文學素養的同時,幫助他們思考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