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刷村日記
更新時間:2024-01-02 作者:林淵液來源:廣東文壇
午后陽光
我是在那種人力軟弱的時刻開始喜歡午后陽光的。午后村子里人少,匆忙的兩三位都是取快遞的,只有我一個閑人在刷村。
陽光遠遠地鋪張,撒在冠蓋連綿的樹上,從樹縫里漏下來的光有神性。整個村子有一種被煎炒熟透的植物氣味,這種氣味像餃子一樣浮在空中。
那一年我也是在這樣的午后,偷偷下來放風。那時節遇到的人,謙卑,微溫,有節制,有敬畏。還記得紫薇樹后有一個女子,隔著遠遠的距離大聲向我問好。口罩遮去她半張臉,一開始沒認出來。原來是常在大堂物業處頂班,喜歡著中性衣裝喜歡黑著臉的那女子。從那以后,她似乎沒怎么黑過臉。
藍色的布頭
池塘邊的假山,不知何時有一盆又一盆的植物被擺放上去,綠蘿、柑橘、茉莉、發財樹之類,蔫的蓬亂的枯葉邊的,花盆是白的棕的瓷的塑料的。現代人種花大都這樣,只愛它葳蕤的盛放的果子離離的樣子,過氣了就遺棄了。假山造景并不是我所喜歡的風格,但它至少是整潔的,美學自洽的,不至于淪為垃圾場。正待找物業管理處來解決,一天午后,我刷村時碰到了我們樓道的清潔工正為它們澆水。那是一個湖北籍小姐姐,見我撿拾落花來養經常樂呵呵地湊趣。我問她為何給那些花木澆水,她說,我養的呀,不澆水哪來的花。我徹底無言了。
維護她的生活激情與維護俺們村的視覺美學,哪一個更重要?我沒有想明白這檔子事。物業管理處我沒有去找,這狀況又持續了幾個月。
兒子小時候,我陪他讀過一本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把一條藍色的破毛毯,為約瑟改為外套,外套老舊了,變小了,爺爺把它改為一件背心,之后,它被爺爺改為領帶、手帕,最后變成了一顆紐扣。它一次次地老去,又一次次地新生,爺爺的陪伴與藍色破毛毯的陪伴,一直也沒有停止。故事溫暖而又機智。我更喜歡畫面下的老鼠一家人,那是世界的B面。這條藍色破毛毯一次次裁剪下的布料,給鼠們帶來多少歡樂。它們從房梁上扯下爺爺扔掉的布頭,用它做藍色的衣裳、藍色的窗簾、藍色的被單……城市里的生活設計,一直有著兩套系統,就如約瑟一家和老鼠一家。
小女孩藏寶記
木棉花開最熾之時,也是花落之時。這時的鳥兒是不飛的,全都在地上走,翻撿著什么。不同膚色不同臉譜不同種族,各自安好。這一天,我的目光逮到四只珠頸斑鳩,三只烏鶇和一只張飛鳥。
在地上跟鳥們一起翻撿的還有一個小女孩,她把木棉花一朵又一朵地拾起來,然后像珠寶一樣,藏到一塊大巖石后面的凹壑處。她的臉肌蓄滿一種的不可告人的得意,不知道是因為單純的獲得,還是數字的不斷攀升。我發現了她的藏寶地,假裝不知道。
一個朋友在朋友圈聽我提起張飛鳥,去搜它的圖片來看,她說果真長得像張飛,那名兒可不是白起的。豈止是長得像,連性子也像。魯迅早就寫過的: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除雜
提前半小時醒來,那些折疊的物事便展現出來。有人在打撈湖中水草,有人在清掃落花,有人在草坪上除草。
坐在草坪上除草的四個人,穿著統一的黑灰色衣裳,拿著統一的鏟子和簸箕,像執行任務的特工。
除雜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質分離,除去,比如,耨草。另一種是使雜質轉變為有用或優勢的物質,比如,使CO1變成CO2。
立夏
“萬物至此皆長大”,這一天,村子里的陽光已經有了薄金,是真的夏天了。我選擇匍匐在地,去觀看薄金照在小草小花們臉上的樣子,海金沙、水蜈蚣草、小蓬草、苦苣菜、一點紅、紫花地丁、黃鵪菜和酢漿草。匍匐之時,身外世界頓成百倍之大。
芒種
“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芒種是《紅樓夢》重筆著墨的時間點,或許只是作者的個人化偏嗜,研究者卻因此揣測成書年份。葬花,正是黛玉獨自為花神餞行的行為藝術。
南方的農業物候,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不同,24節氣,實在是需要重新尋找意象和表達。這一天,陰晴不定,驟雨后,雞蛋花落了滿地,池塘瀲滟的波光反射到花樹上,搖曳如船行,把人晃得迷醉而發暈。今年的第一朵大花紫薇也被打落下來。在村子里行走,想起狄蘭?托馬斯的幾句詩:
在平整的墳墓
我大步走過死亡的國度
剽竊的主人在石上敲動密碼
病葉
秋風起時,香樟樹落下一些紅葉。我發現,葉子是從葉脈周圍先紅起來的,紅紋路把這片葉子鏤空了,露出底綠,每一片都像美麗的重彩蕾絲。這是去年發現的秘密。今年的相同時節,香樟樹落下的紅葉都是滿滿的紅,再也覓不到重彩蕾絲葉子,我一直不知何解,直到遇見一枚病葉。這枚紅透的葉子留有四個綠色葉斑,但不在葉脈鏤空處,呈現的是一種病態。
猛然想起,去年撿到蕾絲葉子的那天,其實是大雨過后。原來,它被意外打落之時,還沒有足夠老。那次遇見,只是為了讓我窺見一種成長秩序。
幸存者
前一天走過,七里香的花苞還是星星點點,生機蓬勃。沒想到只過了一天,花苞雖然綻放了,卻只剩下一朵。園丁們規定了七里香的生存原則,他們不辭辛苦地把七里香整飭成一個花球。那些蓄積能量努力開放的花苞并不知道,它們的璀璨人生會在圓球的半徑之外,它們等不到這一天了。
大雪
北方的冬天是快意恩仇的,小雪大雪,令南方人歆羨了許多年。
南方無雪。是日午后20℃,天藍氣清。我肯定是抱怨過南方的冬天的,一邊享用它的宜人一邊抱怨它的溫吞淺薄。樟林和大葉紫薇算是對風霜有過強烈反應的,葉紅過,葉落過,落了一地之后,竟與宿命達成和解了,冬日的午后,看起來是不驚不乍的蔥綠。對一棵樹的凝視,如果是經年的,肯定會發現許多秘密。大葉紫薇枝頭,去年蒴果和今年蒴果是同在的,去年蒴果綻裂如花。宮粉紫荊,去年莢果和今年莢果也是同在的,去年莢果飄帶開裂了,種子不知拋灑到哪,果皮卷成了雙螺旋DNA鏈。春天開花的黃色決明已經結果了,它的花還一直開著,讓我想起外婆的一位朋友,我們稱她大牛妗。大牛妗生命力特別旺盛,一生生下十個女兒,第九個女兒與我是小學同學。大牛妗常是在門樓前切番薯葉時,肚子疼了,把孩子生下來自己剪了臍帶,然后回到門樓前繼續切番薯葉。當然,這些經霜的葉子是不一樣的,細看了,它們臉上都有風霜,不信,看紫荊葉看蕨葉。南方的冬天竟是中年的境地,包容、妥協、堅韌、豐闊,而它看起來如斯平庸。
清潔工小姐姐的抖音號
清潔工小姐姐的大戲又開場嘍,這一出叫《小姑賢》。小姑沒看見,就看見婆婆在欺負媳婦,最后媳婦反抗了一下,還被掀翻在地。看來也是一出老式的道德倫理戲。
她們把每一次的演出拍成小視頻,發在抖音上。抖音號的瀏覽量28萬,點贊8000多。她們說起自己的抖音號,像極了假山上那只抖著尾巴的四喜鳥。問我是否有抖音號,如果有,就去關注、點贊。
小葉欖仁
小葉欖仁的葉黃葉綠竟是不知何時發生的,等我注意到它,已是輪回中成年的樣子。關于小葉欖仁,我喜歡的幾個特點,都可以用專業術語來描述:主干直立,側枝輪生呈水平展開,樹冠層傘形;葉小,提琴狀倒卵生。如果可以分層觀看,那傘形展開的每一層側枝,都是極美的。這種需要現場剔除和甄別的局部的美學感受,基本是無法與人分享的,即便是最親密的人。
從樹下仰望小葉欖仁,與Robert Ryan 的剪紙頗有些神似,我在小說《失語年》中寫過這個大胡子男人的一幅作品。
有一年參加“文學進校園”活動,去了一所小學。雙側行道樹都是小葉欖仁,正是花期,吸引了許多昆蟲前來。我問孩子們,你們知道在小葉欖仁的花上嗡嗡嗡的是什么昆蟲嗎?全場齊聲說:蜜蜂。其實,我觀察了很長時間,全部是蒼蠅,一只蜜蜂也沒有。不是說蒼蠅追腥逐臭嗎,至今,我不知道何解。我一直在等待村里的小葉欖仁開花,等了數年還沒等到。我會一直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