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東莞文學藝術院舉辦2023年重點創作項目簽約儀式
更新時間:2023-12-26 來源:東莞+
2023年東莞文學藝術院重點創作項目簽約儀式,于12月18日在東莞市文聯文藝空間舉行。東莞文學藝術院院長熊曦,分別和大嶺山文聯(廣播劇《重器》)的項目負責人楊繼春、長篇非虛構文學《制造“新”東莞》的創作團隊吳詩嫻、王千馬進行簽約。
按計劃,廣播劇《重器》將于2024年開年進入松山湖中國散裂中子源基地進行深入采訪,長篇非虛構文學《制造“新”東莞》的創作也將于年后進行,吳詩嫻說:“要對東莞的一批企業進行采訪,從東莞的虎門銷煙,寫到今天松山湖的崛起,寫華為、vivo、OPPO。”
熊曦表示,本次簽約的重點創作項目,聚焦新時代下如何用文藝的形式為“雙萬”城市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更高水平發展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拋磚引玉,助力東莞的文藝創作推出更多彰顯時代特征、中國氣派、東莞特色的文藝精品,進一步提升東莞文藝創作思想與藝術水平,繁榮東莞文學藝術事業。通過這次重點項目申報和評審,希望能激勵東莞的文學藝術創作者不斷探索,推動新時代東莞文學藝術創作的推陳出新。
據悉,根據2023年度東莞文學藝術院重點創作項目簽約工作部署,東莞文學藝術院于2023年2月發布征集啟事,共收到申報2023年東莞文學藝術院重點創作項目32個,其中:文學類21個;戲劇、曲藝類3個;音樂、舞蹈類6個;影視劇1個;廣播劇1個。申報項目涵蓋了文史讀物、文藝理論、話劇、曲藝、戲劇、音樂、影視劇、廣播劇、舞蹈等多個領域。9月,東莞文學藝術院組織專家,對參評的32個申報項目進行了評審,經東莞市文聯黨組審議,評出2個重點創作項目并完成評審結果公示。
本次簽約旨在圍繞文化強市建設,發揮東莞文學藝術院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大對重大主題文藝創作、重點題材創作的扶持力度,全力打造“東莞創作”品牌,搭平臺、育人才、出精品,在服務東莞高質量發展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東莞實踐,實現東莞新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東莞文學藝術創作向高峰邁進。
延伸閱讀
獨具東莞特色的重點題材項目
這次遴選出來重點項目作品,都是具有全國競爭力,且對東莞有關聯性的主題項目。其中《重器》是一部科技題材的廣播連續劇,講述的是榮獲“南粵楷模”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團隊,懷報國初心,鑄國之重器的故事。科學先行者,從無到有,不依賴西方的技術,用頑強的拼搏精神,超越了世界科技尖端技術,將是廣播劇的空白點的一次突破。
該項目負責人、大嶺山鎮文聯主席楊繼春曾榮獲第十五屆“群文之星”稱號,第二十一屆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廣播劇專家評析最佳制作人,導演、策劃的廣播連續劇《火鳳凰》(英雄母親)、《只要祖國需要》榮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他表示:“這部科技題材的廣播劇,從劇本到后期制作,思想精深、制作精良,它將是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故土情結和超越世界科技尖端領域的科技題材的藝術作品。”
長篇報告文學《制造“新”東莞》從東莞城市發展歷史演進的線索出發,將在進行大量實地調研、資料整理、人物采訪之后,以客觀而冷靜的目光審視東莞城市更迭、興衰成敗,解讀其政治、經濟和文化邏輯,對東莞代表性的產業給出獨到的見解,為東莞“雙萬”城市發展把脈,“制造”大灣區形勢下的“新東莞”。
該項目由東莞作協副主席吳詩嫻與新媒體《吾球商業地理》創始人、青年作家王千馬結成寫作團隊聯合創作。王千馬創作完成的《城市戰爭》在當當網經濟類銷售排行第一,他將目光投注到東莞,他說:“東莞以其突出的制造業地位,是自帶流量的城市,需要解讀東莞,提出城市轉型的思考,我們這是一本探索大灣區背景下‘雙萬’城市的產業路徑;以文學方式解讀國運、時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東莞制造業沉浮;深度分析新型產業下如何改變東莞舊有面貌,從產業的角度來審視東莞的再塑造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