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注入新生力量!第二期珠江文學寫作營啟動
更新時間:2023-12-18 作者: 戴雪晴來源:南方+
12月16日,廣州市作協、珠江文學創作基地舉辦珠江文學寫作營培訓活動暨第二期寫作營啟動儀式。活動邀請了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專業作家、第一期珠江文學寫作營導師朱山坡現場講授文學課《短篇小說之長》,同時為第二期寫作營學員頒發證書。廣州市文聯文藝部部長翁敏,廣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龐貝,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專業作家朱山坡,第一、二期珠江文學寫作營學員及部分作家代表出席。活動由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崇正主持。
近年來,廣州市文聯、廣州市作協將廣州作家作品的培育工作視為重中之重,通過設立珠江文學創作基地,推出“文學廣州”扶持項目,出版“廣州詩詞之都”叢書、《新南方詩篇》等一系列舉措,挖掘優秀作者,培育精品力作,加強高品質文學供給,加大文學惠民力度,努力將廣州打造成為“詩詞之都”和“文學強市”。
翁敏寄語學員,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胸懷“國之大者”,立足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大灣區核心引擎和省會城市的城市定位,創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講好廣州故事,傳播好廣州聲音,為推動廣州建設“詩詞之都”和“文學強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廣州市作協主席龐貝留意到,廣州作家群放在廣東文學版圖甚至整個中國文學版圖,都有一種存在感。廣州作家從50后、60后、70后、80后到90后,每個年齡層都有頗具實力的代表性作家,沒有出現斷層的現象,呈現出一種良性健康的文學生態。
“要珍惜機會,積極學習,出好作品,這是廣州市作協、珠江文學創作基地開展寫作營的根本目的。”龐貝還從創作角度為學員提出建議,在訓練學習過程中,要為自己的作品建立一個標準,對作品慎重、小心,不為發而發。努力提升作品品質,珍惜作品題材,如果值得深入開拓,就要多花功夫。
隨后,翁敏、龐貝、朱山坡為第二期珠江文學寫作營成員頒發證書。第二期珠江文學寫作營將聘請《中國作家》主編程紹武、《十月》雜志執行主編季亞婭、《當代》主編徐晨亮、《兒童文學》主編馮臻、《小說月報》主編徐福偉與本期十五位學員進行師徒結對,開啟為期兩年的學習。
第一期珠江文學寫作營導師朱山坡現場講授文學課《短篇小說之長》。作為以創作短篇小說著名的作家,朱山坡認為,短篇小說之“短”在于體量不夠,在傳播、市場、影視改編、評獎、知名度、生平評價等方面,短篇小說都容易吃虧。然而,短只是形式,它的“長”在于其獨特價值和無法替代的魅力,好的短篇小說可以震撼靈魂。短篇小說之“難”在于,短短的幾千字篇幅里,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朱山坡勉勵學員,“全力以赴地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今天能寫出來就不要等到明天,把每一篇都當成代表作去寫,把最想寫的題材和故事先寫。沒有萬事俱備的寫作,也沒有十拿九穩的寫作,每一篇都是冒險,刺激才能往前走。不要糾纏已經完成的作品,不要企圖一篇解決所有問題,全力以赴寫好下一篇。”最后,他總結了短篇小說的五大精神,即對“純粹”的追求,對“極致”的執著,對“孤獨”的坦然,對“難度”的自覺,對“詩意”的向往。
據悉,珠江文學創作基地作為廣州市第一批設立的文學藝術創作基地之一,自設立以來開展了珠江文學論壇、珠江文學寫作營、珠江筆會等系列活動。
珠江文學寫作營已成為基地的品牌項目,每年公開招募一批具有創作潛力的作家,聘請國內著名作家詩人或文學編輯擔任導師,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對學員作品進行有針對性指導點評,開展系列創作、培訓、改稿活動,孵化創作文學精品,打造文學活動品牌,培養文學創作人才,為廣州文學未來培育新生力量。
第一期學員在導師的指導下,已取得豐碩成果,作品先后在全國知名文學刊物發表,入選省市各項扶持項目,新書陸續出版。基于此,珠江文學創作基地將繼續開展第二期寫作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