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為客家人立史:翰儒“客家三部曲”系列長篇小說研讀分享會召開
更新時間:2023-12-18 作者: 梁善茵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12月15日,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廣東省出版集團指導,花城出版社主辦,花城文學院承辦的翰儒“客家三部曲”系列長篇小說研讀分享會在花城文學院召開。
“客家三部曲”由廣東本土作家翰儒創作,包括三部長篇小說《歸宿》《流年河》《春秋渡》,分別于2019年、2021年、202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春秋渡》作為“客家三部曲”第三部,是翰儒繼《歸宿》《流年河》之后又一部以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該書講述了一對“指腹為婚”的夫妻楊汪海和張惠巧令人感慨的婚姻故事,生動再現了客家人在清末民初至改革開放近百年間的生活情態和命運沉浮。
“客家百科全書”書寫精神家園
花城出版社副總編輯陳賓杰表示,“客家三部曲”對客家的獨特建筑、語言和飲食進行了細致刻畫,因此被讀者喻為“客家百科全書”。他認為,三部作品生動再現了客家人在清末民初至改革開放近百年間的生活情態和命運沉浮,以文學反映生活。
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指出,客家精神和客家魂共同串起了“客家三部曲”的三部作品。“他(翰儒)不斷堅持自己的文學陣地,書寫自己的精神家園。”蔣述卓期待翰儒未來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賀仲明從“客家三部曲”的創作史、文本內容以及總體價值肯定了作者的創作歷程。“‘客家三部曲’既是對傳統的延續,也是對作者自己的突破。”賀仲明認為,書寫客家文化是一種個人記憶的書寫,表達了文化追思和文化關懷。
為客家人立史
暨南大學教授張麗軍表示,“客家三部曲”展現了一個作家的雄心壯志。“這本書地方語言特色鮮明,對人物形象進行了深度挖掘,有機呈現出客家文化的百年歷史。”她認為,“客家三部曲”中《歸宿》里的客家山歌插入十分妥帖,和人物命運、人物性格塑造以及故事情節產生了有機關聯。
“從時間上看,這三部曲有著非常宏闊的跨度;從空間上看,既有客家山村的書寫,同時也有城鎮以及海外不同層級空間的立體架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楊湯琛指出,“客家三部曲”以平常人事的命運變遷來打撈客家民間歷史的真相。
以家園為母體
廣東省作家協會創研部主任周西籬從地域性寫作談起。她認為,地域性寫作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學現象,地域差異為讀者打開了新的文化視野,豐富了文學版圖中的獨特景觀。
“作品的字里行間流露出與北方文化息息相關的婉約和詩意,那種無處不在的、淡淡的憂傷,構成了翰儒小說的審美特質。”周西籬說,翰儒筆下的客家生活自然靈秀、渾然天成。
嘉應學院文學院教授冉正寶認為,“客家三部曲”并非對過往作品的重復,而是能夠分別從哲學思考、時代與個人命運、人物刻畫等方面產生合力效果的三部長篇小說。
研討會最后,翰儒分享了“客家三部曲”的創作心路歷程。“我用6年多的時間集中創作了‘客家三部曲’,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客家文化資源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