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作家走進星海故里,感受美麗鄉村的變化
——廣州市南沙區作家協會開展“《南沙方案》一周年·欖核行”征文采風活動
更新時間:2023-11-13 作者:黃小霞來源:南沙區作家協會
11月12日,廣州市南沙區作家協會聯合欖核鎮黨建辦公室共同舉辦“《南沙方案》一周年·欖核行”全國征文采風活動。作家們將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創作出反映欖核鎮在《南沙方案》實施一周年后的蝶變的好作品,為建設富裕、和諧、幸福、美麗的欖核鎮,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講好欖核故事。
廣州市委宣傳部原副巡視員司徒華森、廣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余清平、廣州市南沙區作家協會原主席何霖、南沙區作家協會主席陳志江、欖核鎮文聯主席謝克忠、省內知名作家,區作協理事、會員共四十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文學采風團走進欖核鎮湴湄村的冼星海紀念館、江山藝術學校、香云紗非遺文化館、牛角村彩虹蘭苑蘭花基地、廣東利泰智農產業園等地,沉浸式地感受著欖核鎮的紅色文化、星海精神、非遺文化、現代農業及美麗鄉村的獨特魅力。
作家們來到有著“廣東最美網紅精品校區”稱號的江山藝術學校。這是一所師資雄厚的藝術培訓學校,校方相關負責人向作家們介紹了江山藝術學校多樣性的教學板塊、豐厚的師資以及豐碩教學的成果;在專業的美術課室里,一張張惟妙惟肖的美術作品呈現在作家們面前。聯考在即,同學們放棄休息時間,正做著最后的考前沖刺。感覺著濃郁的學習氛圍,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相信孩子們在冼星海的故鄉,在星海精神的鼓舞下,不僅能夠學到精湛的藝術技能,還能學習到堅韌的毅力和更多的創造力。
接著,作家們走進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故鄉湴湄村,作家們在冼星海文化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認真參觀學習。抗日期間,冼星海創作了《黃河大合唱》《到敵人后方去》等大量具有戰斗性和感染力的革命歌曲,開拓了中國現代革命音樂的新局面,振奮了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抗敵救國的精神武器,星海精神既鼓舞了家鄉人民,同時激勵著在場參觀的每一位作家。
在香云紗非遺文化館,作家們和香云紗進行了近距離的接觸。香云紗是一種富有嶺南特色的非遺文化傳承,其工序繁雜,成品周期長,故價格也比較昂貴,并有“軟黃金”的稱號。在展館內,作家們一邊聽著講解員的介紹,一邊撫摸著低調不失奢華,具有質感又不失柔軟的香云紗,從細節中感受制作工藝的精湛。
最后,作家們還參觀了牛角村的彩虹蘭苑蘭花基地和廣東利泰智農產業園。作家們認真聽取彩虹蘭苑蘭花基地老板張先生介紹蘭花的培植知識,了解種植蘭花的經濟效益,感受科學種植對農戶帶來的可喜變化。廣東利泰智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現代化設施農業科技企業,目前已成功培育了小番茄、小南瓜、小西瓜、生食玉米等農產品。作家們在清新的環境中參觀了公司的種植大棚、香草園,對科技創新推動科技興農健康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為作家們提供了豐富、全面的創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