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把殷殷囑托轉化為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強大動力
——廣東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更新時間:2023-10-26 作者:杜瑋淦 廖奕文 等來源:南方日報
“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生動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廣東故事”……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在廣東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認真學思踐悟、積極以知促行。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為進一步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從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強化政治擔當,堅持守正創新,不斷增強工作能力本領,提高工作質量效能,切實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做好我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強大動力。
深學細悟習近平文化思想
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的行動指南。”汕頭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逸夫表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新的文化使命,才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萬眾一心的磅礴力量。
汕頭因僑而立、因僑而興,汕頭的改革發展是廣大華僑華人支持和參與家鄉建設的生動縮影。李逸夫說,接下來,汕頭要更加積極地探索以文化聚僑聯僑的新路徑,依托2024年第二十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和第十屆國際潮商大會,讓僑文化以新的表達方式“再出海”,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與傳播,不斷擴大華僑文化影響力,吸引僑資僑力匯聚汕頭,助力汕頭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聚僑聯僑樞紐城市。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必將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金龍說,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內涵、結構、特征和原創性貢獻,是學術界需要深入研究、闡釋的問題。作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和傳播者,他要持續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和闡釋,產出更多研究成果,把理論講深、講透、講活。
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繼紅認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必須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副教授魏法譜認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發揮其涵養化育功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民眾廣泛認同,將其內化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重視發揮教育作用,強化教育引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各環節、各領域、全過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要重視輿論宣傳作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宣傳體系,把家庭、學校和社會有機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
發揮思想文化的引領作用,關鍵在夯實基層宣傳陣地。
中山市小欖鎮新市社區黨委委員、新市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副站長邱濤華介紹,近年來,該站立足社區豐富歷史文化資源,以項目化形式長期開展特色服務,依托黨群共建盤活歷史建筑,打造“新市彩”導賞游,開展花燈制作、剪紙手作等非遺技藝傳承項目,激活社區文旅活力;以黨建引領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多元融合打造多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伍,為居民群眾提供理論宣講、文化傳承、環保倡導、禁毒防毒、政策宣傳等服務,“接下來要繼續努力把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到基層,使之更加深入人心,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一線落地生根”。
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實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將指引和激勵我們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為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說,接下來,將著力搭建粵港澳美術合作平臺,精心辦好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間的藝術交流活動以及嶺南美術課題研究,共同促進美術研究人才、美術藏品資源的交流互動,努力構建大灣區美術收藏、研究、展陳的大格局,助力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生動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廣東故事。
文物是活著的歷史,保護文物本質就是保護歷史,護佑文化傳承。
據清遠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劉云龍介紹,近年來,清遠對南崗古排等26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效修繕保護,積極配合推進青塘遺址等考古發掘項目,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連州段等8處革命文物活化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劉云龍說,今后將持續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和活化利用,積極推動清遠在文化研究、傳承、保護與利用中綻放獨特魅力。
“總書記強調‘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此我深有體會。”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偉斌說,目前廣東已經有1000多間中小學引入醒獅興趣班,醒獅具有民俗和健身的特點也被充分運用,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接下來,我將繼續致力于產業化、市場化探索,通過創建醒獅體驗館、舉辦醒獅文化節,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增加就業機會。”
“優秀傳統文化正是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寶藏,也是推動未來文化創新的出發點。”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教師王柳莊認為,設計日益成為推動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青年設計師應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立足點,學習其中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內涵,“以實際行動參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轉化和發展,由此尋找新設計方向和新價值,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機遇”。
南方日報記者 杜瑋淦 廖奕文 汪祥波 姚昱旸 楊逸 陳國飛 陳立楷 廖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