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陳柳金新作《彼岸島》研討會在穗舉辦
更新時間:2023-10-24 來源:廣東文壇
6月10日上午,陳柳金手記體新歷史長篇小說《彼岸島》研討會在廣東省作家協會“嶺南文學空間”舉行,研討會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創研部、嘉應學院文學院主辦,來自省市作協的嘉賓及多所高校的評論家、教授20余人參會。
陳柳金現為梅州市客家文學院院長、市作家協會主席,創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說,《彼岸島》為其首部長篇小說。
據介紹,此次研討會旨在探尋客家題材小說創作在嶺南文學中的價值意義和發展路徑,進一步弘揚嶺南歷史文化,深度挖掘客家地理深處的精神蘊意,拓展客家題材小說的精神視野,為更多人了解客家歷史文化提供新的經驗和視窗。
《彼岸島》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全書31.8萬字,是廣東省作家協會2022年度“三重”主題文學創作扶持項目。該書被評論家定義為“手記體新歷史小說”,兼具手記體和新歷史小說的特點。
小說以梅縣松口古鎮為創作背景,描繪出潁川村天壽街上一群市井人物的形象。小說講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中期,一群客家人背井離鄉下南洋的故事。
小說采用多線鋪排的寫法,將彼時的粵地僑鄉和印度尼西亞地區作為兩大生活場域,以“水客”遞送僑批僑信為主線展開故事,掘取大量真實可感的生活細節、典型且富有表現力的情節,勾畫出中國人尤其是梅州客家人在印尼篳路藍縷、守望相助的創業歷程。
與會評論家、教授充分肯定了陳柳金的創作實力,認為其作品對地域文學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與會人員結合文本從不同視角切入,對《彼岸島》的人物形象、結構特點、藝術特色、精神構建等進行闡釋和論述,同時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評論家認為,陳柳金敢于開拓新的題材領域,深挖特定歷史時期的信息資源,力求在客家資源、地方特點之間挖掘精神內核,去梳理、解剖人的精神訴求、價值向度和時代大網之間的內在聯系,用雅俗共賞的民間話語方式表達客家文學的地方性與寬泛性。
作家試圖走出呈現和復述的淺層次書寫,著力描摹富有客家民間風味的生活圖景,將客家元素有機融入世道人心的開掘與價值體系的建構中,書寫出一部反映客家人追尋“夢和遠方”的心靈史。(黃楚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