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生態兒童文學創作的新收獲 ——香樊《海靈系列》閱讀札記
更新時間:2023-10-23 作者:柳冬嫵來源:廣東文壇
東莞作家香樊的《海靈系列》,包括花城出版社剛剛出版的第一部《黑井與浠奇藍的夢》、第二部《白霧之海》和正在創作的第三部《龍女殤》,是生態兒童文學創作的新收獲。所謂“生態兒童文學”,可以說“生態”是其價值關聯中最密切的一個維度。從生態詩學的角度,香樊的創作敞開了童年夢想的價值空間。今天,生態環境危機已成為全球范圍內所矚目的焦點問題,“海靈系列”的主態主題,具有指向現實與未來的深遠意義。
海洋生態在香樊的“海靈系列”里,是一個充滿無限張力,意義空間非常開闊的表現場域。藍色的海洋是孩子心中永遠的夢,是兒童文學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香樊以海洋世界為背景,塑造了一個擁有海靈視覺、知覺和感覺的小男孩艾爾肯的形象,講述了他與海洋靈類一起與破壞海洋環境的惡勢力進行斗爭的故事。海洋的自然資源,為香樊的兒童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海洋自然資源獨特的美學價值與兒童文學特殊的審美訴求之間,有著奇異的暗合。這二者間深層的關系,在香樊的“海靈系列”創作中得到深入的挖掘。海洋在香樊的創作中不是平面的存在,而是浸透了作家的情感與藝術之思。海洋的“意象”感相當強烈,僅從他呈現出的眾多自然現象的名稱就可略見一斑。?
《黑井與浠奇藍的夢》第七章也以“黑井與浠奇藍的夢”名之,寫艾爾肯對黑井問題的探究。黑井是人類在深海開采石油所留下的隱患,是香樊小說里的一個重要隱喻。曾經有人類在遼闊的海洋上搭了個巨大的架子,他們管這叫“深海油井”。 一天,一股龍卷風突如其來,把油井露出水面的大架子摧毀了,一些來不及逃跑的人類也因此葬身海底,由此造成黑水的的大量涌出,被污染的海域有不少海族無辜失去生命。小說通過艾爾肯的視角,對黑井的描寫頗具匠心:“所謂的黑井,其實就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海下洞井,它坐落在一片坦蕩的海底平原之中,闊大而深沉。而此處最礙眼的,則是曾經的人類活動所留下的痕跡:沿著不規則圓形的洞井四周,斷斷續續的有一圈銹跡斑斑的金屬構件——艾爾肯猜測,這是用來加固井口洞壁的——自幽暗洞井之下,幾道扭曲變型的大金屬管傾斜著探出洞口,雖然有洞壁的依靠,但這些大管還是一副搖搖欲墜的模樣。洞井口周邊的海底地上,散落著各種亂七八糟的金屬垃圾,一并的銹跡斑覓,黑井的內壁和外面長著一些植物,長在洞井內的幾近枯死”。植物的這種狀態,顯然是黑井的污染所致。黑井深處不僅常年難見天日,還有陣陣怪異的酸腐氣味冒出。一條住在附近的黑貓魚說:“好久以前,我曾見過黑井里伸出長著吸盤的巨大的黑色觸手。” 海洋變幻莫測,蘊藏著無窮的秘密,它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寶藏,同時潛藏著巨大的危險,而這種危險有時正是人類所造成的。眾所周知的環境惡化、資源過度開采和嚴重的生態災難,黑井便是其沉重的后果。
面對黑井造成的惡劣的生存環境,香樊用他充沛的想象力,描寫海族們對大自然的拯救行動。這是《黑井與浠奇藍的夢》第八章《海之戲法》所重點敘述的內容。針對海魘魔試圖利用黑井的特殊性來破壞海洋的自然生態,海族們舉行會議,集思廣議,征求大家的意見,試圖徹底解決黑井所帶來的隱患。一眾海族討論了半天,卻依然沒有找到什么好法子。他們意識到解決黑井問題,最終還是要靠人類的力量。艾爾肯為此發起了“海之戲法行動”:如果能用上靈力,炮制一場魔術般的海洋生態奇觀,讓各種魚兒在這里聚集,讓海藻長出海面,人類最是好奇,一旦發現這片海域的獨特之處,說不定就會有科學家前來研究,到時候,黑井的隱惠一定能被發現的!“海之戲法行動”實施一些日子后,確實引起了人類社會的廣泛關注。 但海之戲法結束之后,艾爾肯的藍色之夢并未實現, 黑井的泄漏依舊不間斷地發生, 海族動物們的努力付之東流。艾肯爾的探索與追尋,他在在海上特殊的使命與感情,卻給我們帶來了無邊的想象與感動。黑井是故事的發生場域,也是參與故事的角色;既是情節發展的樞紐,又是見證人物經歷的旁觀者;既是冷冰冰的客觀存在,又是充滿生命溫情的叩問。?
?珍愛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生態意識,是香樊兒童文學作品里最重要的精神向度之一。在他的小說里,文學與海洋的關系,其實是“文學與人”關系的一個補充與延伸,無論是直接描寫海洋,還是對海洋動物、植物的描寫,在很大程度上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觀。尊重自然與生命生態的意識,顯示出香樊創作所具有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