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東莞作家寫中國”走進新疆兵團三師圖木舒克、喀什
更新時間:2023-10-16 作者:沈漢炎來源:東莞+
訪沉郁厚重的唐王城千年屯墾文化,游美麗旖旎的永安湖濕地、巴楚紅海濕地,賞葉爾羌河兩岸萬畝黃綠斑斕的胡楊古木,讀巴楚、喀什博物館歷史,游千年喀什古城、艾提尕爾清真寺,品高臺民居、香妃園……10月7日至14日,東莞市作家協會“東莞作家寫中國”系列文藝志愿服務新疆兵團三師圖木舒克、喀什行正式啟動,通過組織東莞作家到南疆兩地進行實地走訪、采風創作、交流研討等,拓寬創作思路和表現形式,深挖題材資源,尋找創作靈感,賦能兩地文藝高質量發展,助力東莞文化強市建設。
本次采風交流活動也是為落實好中國文聯文化潤疆專題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對口援疆省市與師市文藝事業的深度交流合作,推動文化潤疆工程落實落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期間,東莞作家林漢筠、莫華杰、王衛東、趙勤、肖隆東、劉帆、孔鑫雨、嚴鷹一行,在與兵團文學藝術院、《綠洲》雜志社及三師文聯共同組織的全國名家名刊南疆采風團一起實地參觀考察中,主動向全體20多名全國文學名家、名刊編輯虛心請教學習,受益良多。認為此次的采風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對自身文學理想、文學價值的高度信心,提升了對自身文學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并充分認識肩上的責任,把責任感和使命感內化為精神力量,用勤奮創作、多出文學精品,堅守文學的審美理想,提高文學的獨立價值,推進東莞文藝高質量發展和文化強市的建設。
在東莞、三師圖木舒克兩地協會舉行文學交流會上,從東莞對三師圖木舒克的援建談起,回顧了東莞對圖市城市基礎設施,到文化硬件設施的援建,提議東莞作協在此設立采風基地和作家工作室等。隨后,雙方介紹了近年文學創作的情況,并就如何從文學發展的方向、服務作家的模式等方面尋求文學的異軍突起、發現文壇潛力股等進行探討交流。
東莞作家們一路尋訪,感受到千年文化孕育的南疆大地山水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歷史文化之美,以及不屈創業的兵團精神、胡楊精神和老兵精神。兩地通過在文學領域的深層次、高水平的交流與合作、借鑒與融合,助推兩地新起點、新形象的提升,并以此作為契機,共同推動兩地文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據介紹,東莞市作家協會開展的“東莞作家寫中國”系列活動以文學小隊輕騎兵的方式,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用文學的形式觀察記錄書寫美麗中國。該項目獲評為中國作家協會2023年度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走出廣東開展文學志愿服務實踐活動,是東莞作家走向全國的一次尋根之旅、文化之旅,也是學習之旅。東莞作家對此次采風交流之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千年屯墾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值得東莞作家文藝家深入了解和研究,從而感受博大精深的“屯墾戍邊”思想。
接下來,東莞文學志愿者和東莞作家將陸續走進粵北粵西粵東,以及江西、廣西、貴州、湖南等地,以采風創作、結對共建、贈書、文學講座、沙龍分享等方式,為本地志愿服務作家、青少年學生和故鄉老區群眾服務,推出文學作品,培育文學人才,講好中國故事,為不斷提升東莞城市形象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