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周航 | 卑微卻高貴,遼闊且溫暖——讀詩集《黑螞蟻》
更新時間:2023-09-26 作者: 周航來源:南方工報
我們不可能忘卻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出現的打工潮,歷史也將以不同方式記錄下數以億計打工者在一個時代中晃過的身影。文學往往是時代心靈軌跡最形象化和最忠實的載體,而詩歌歷來都沒有辜負過這一重任。閱讀羅德遠的詩集《黑螞蟻》,這是我首先想說的話。
從偏遠農村千里迢迢奔向熱火朝天的珠三角(當然還有稍后的長三角,以及更后泛化的打工場域),打工者總是掩蓋不了那卑微的身份。像詩里所寫,“一縷鄉(xiāng)村的炊煙 鉆出泥土的小草”,他們總是“在生活的低處”。詩人表白道,“因為你 我愿意剖開卑微的靈魂/讓你看見有血有肉的衷腸”。“你”是誰?“你”就是那千千萬萬的打工者,當然也是詩人自身。詩人在為打工者立言,同時也在為這個時代的發(fā)展進程見證,為了勞動者的自尊,為了生命的存在和尊嚴,更為了無數已逝去或正在逝去的、激蕩著熱血和淚水的青春。
面對打工世界的人生,詩人沒有莫名哀嘆和無謂哭訴,他只是用詩意的語言撫摸那個無數人經歷過的心路歷程。他很善于用動物、植物意象交織一段又一段歲月,而且用心的把城市、打工者和鄉(xiāng)村的點點滴滴融為一體,讓人感受到萬千境況和真摯情感。他寫黑螞蟻、蚯蚓、蜘蛛、蝸牛、蚍蜉、蚊子、小鳥……他寫小草、葦叢、仙人掌、蕎麥、苜蓿、草莓、空心菜……
詩中的動物不是雄獅,不是蒼鷹,更不是其他珍稀的物種;它們只是生活在低處,負重前行的弱小生命——底層打工者。他們喘息著,卻堅韌地存在著,他們一顆顆追求夢想的心靈就是一直閃耀著的太陽。
與動物相映照的是,詩人抒寫了大量與家鄉(xiāng)相關的植物。動物是打工者的自況,是一個社會階層的人生寫照;而對植物的抒懷,有些是自況,然而大多數則飽蘊詩人濃郁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詩人寫道:“沾滿淺露的空心菜 有枝有葉有根/出自泥土 深入內心/喂養(yǎng)我不遠不近的鄉(xiāng)愁”,當打工者在城市里長成一株株空心菜時,卻不乏充滿綠意的“通心”。空心不是空虛,它正好用來填滿濃濃的鄉(xiāng)愁和“清苦的歌謠”。從詩里,我讀到的卑微只是打工者身份的卑微,我們更讀到無數質樸、純潔甚至是高尚的靈魂。這種鮮明的反差感,正是詩人寫詩的基點和精神力量的源泉。
讀罷全本詩集,整體給人的感覺是溫暖的。如何用詩歌建構起一個完整的打工精神世界?對打工生活的熱愛,對打工兄弟姐妹的熱愛,對家鄉(xiāng)親人和家鄉(xiāng)一草一木的熱愛,對愛情的期待,甚至是對城市的熱愛……通過對詩歌的熱愛這一紐帶緊緊結合為一個整體,從而給讀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溫暖的打工生活的詩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