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推動灣區文學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今日舉行
更新時間:2023-09-18 來源:南方+
風從海上來,潮涌大灣區。
9月18日上午,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花城文學院協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系列活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在廣州舉行,這是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專項活動之一。峰會以“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灣區文學”為主題。
中國作協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花城文學院聯席院長陳曉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徐劍,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張培忠,廣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省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河,花城出版社社長、《花城》雜志主編張懿,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等嘉賓出席會議。會議由張培忠和蔣述卓主持。
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張培忠
廣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
張培忠在致辭中指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以來,廣東作家作品出版1900多部,總體質量較高,并連獲國家級大獎。接下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要做到:一、守望相助,共畫培根鑄魂的同心圓,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二、同頻共振,譜好融合發展的協奏曲,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密集的資源優勢,探索建立廣東全球作家駐校制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破圈跨界傳播,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三、挺膺擔當,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史詩。圍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制造強省建設,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第一線開展文學創作,打造新版《人世間》,催生更多與灣區地位相符,與灣區形象相稱的扛鼎之作。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發展已經成為連接灣區各個地區的文化橋梁,推動著灣區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文化樣本和精神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價值。”張懿表示,面對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的新命題,既要發揮花城先鋒包容開放的氣質,也要發揮創新和誠懇的實干精神,全力以赴打造嶺南文化高地、灣區文學明珠。
潘耀明、吳志良分別代表港澳地區作家遠程致辭。潘耀明表示,在創建文化大灣區計劃時,香港作家聯會邀請了粵港澳大灣區32個文化團體高等教育機構作為合辦或協辦單位,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中極具規模的一次大融合。他透露,香港文學館已進入預算的執行階段。
“要以文學的力量推動人文灣區建設,促進大灣區內粵港澳三地的人文交流和人心相通,打造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將大灣區建設成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示范地,中國國際人文交流的引領地和對外傳播的重要基地?!眳侵玖颊f。
陳曉明和徐劍分別作了主旨發言。陳曉明從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前沿性、包容性、多樣性談起?!拔依斫獾那把匦栽诮裉旄嗍且环N文化上的、精神上的?!标悤悦鞅硎?,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特殊的人文地理概念,其文化各有自己的傳統,它們的碰撞,決定了自身會有一種強大的包容性?!凹嫒莶奈幕?,說起來是一個概念,但真正做起來很難。而多樣性,是大灣區文學最大的優勢。我們的文學應該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呈現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他說。
中國作協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花城文學院聯席院長陳曉明
在徐劍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資源稟賦天成,為中國作家的書寫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文化富礦?!凹仁莻鹘y的,又是未來的,既有中國本土性,又具備世界性?!毙靹ㄗh,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要進一步聚焦高科技領域,書寫新時代故事。
會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灣區文學”的會議主題,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副主任潘凱雄,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李紅強,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張陵,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當代室主任李建軍,香港作家聯會名譽會長江揚、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周蜜蜜,澳門筆會常務副會長湯梅笑、澳門筆會理事長廖子馨,《小說選刊》副主編顧建平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展開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