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鮑十全新長篇小說《我是扮演者》出版
更新時間:2023-09-05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近日,電影《我的父親母親》的原著作者鮑十推出全新長篇小說《我是扮演者》。該作品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位演員孟千夫的從業經歷以及一系列人生故事、愛情故事甚至緋聞風波。
在日記中,演員孟千夫對自己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與思考,不論是帝王、災民和饑民、知識分子、鄉紳地主,還是士兵、下崗工人、小偷、殺人兇手、黑社會成員……把他扮演的角色串聯起來,相當于一部別樣的中國社會史。
主人公深入且專注于自己的角色,也能在生活中妥善地抽離。他堅持把自己稱作“扮演者”,直到生命結束。
《我是扮演者》的文本具有探索性,敘述富有張力,內容與結構均有一定的創新性,閱讀時會給人帶來強烈的新奇感。
鮑十坦言自己一直是一個喜歡“溜邊”的人,喜歡行走在大馬路邊的人行道上,偶爾瞥一眼馬路上面的名車、豪車呼嘯而過,流光溢彩。
“多年前我曾寫過一則創作談,題目是《寫我想寫的,寫我能寫的》。意思是:不想寫的東西我不會去寫!”
作者鮑十表示,此作原是一個中篇小說,三萬余字,在《花城》首秀后,在好友的肯定下,越改越長,后得以在《作品》刊發。如今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
“不敢說這是一部好小說,卻一定是一部不一樣的小說?!?/span>
【作者簡介】
鮑十,作家,原籍黑龍江省,現居廣州。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拜莊》《葵花開放的聲音——鮑十小說自選集》《生活書:東北平原寫生集》《芳草地去來》《紀念》,長篇小說《癡迷》《好運之年》等,中、短篇小說被國內各種選刊所選載,并被收入多種年度選本。
中篇小說《紀念》被改編為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執導),電影《櫻桃》(張加貝執導)被改編為同名電視連續劇,短篇小說《葵花開放的聲音》被改編為同名話劇。
【精彩書摘】
某日午睡,突然做起夢來。夢中有一個人死了。我斷定我不認識這個人,然其面貌卻又似曾相識。這是一個男人,年齡在50歲至60歲之間,身材中等略高,稍胖。胖主要體現在臉上。下巴,兩腮,都顯得比較厚實,掩蓋了原來的棱角。
他穿戴整齊,一身深藍色正裝(頸上還打了一條藏藍色帶白斜紋的領帶),足著黑皮鞋、白襪子,仰面躺在一張大床上,臉色暗黃,泛著幽光,雙眼微閉,似在睡覺。接著便見床頭柜上有一個塑料藥瓶,瓶口開著,瓶蓋放于一邊。
我在夢里驚訝了一下,問自己:這是怎么回事?
接著又自己告訴自己:哦,這個人服藥自殺了。
那么,這個人是誰呢?我仍然在自問……
在夢里,我似乎思考了好久,后來才突然想起來,這是一個演員,我看過他演的電影和電視劇(可能還有話?。?。
你瞧,難怪會似曾相識!我對自己說,他不是很牛×的嗎?很有名氣,也很有錢,名字和照片經常出現在全國大小報紙的娛樂及文化版,前一陣子還報道他最近又買了一套豪宅,有幾百平方米。
而且,他一直被稱為演員中的思想者,說他善于發掘人物的內心及精神世界,塑造的角色都很成功,被業界和媒體冠以演技派演員的稱號,所演的角色都生動、獨特、鮮明。盡管我平時較少看電影,電視劇看得也不多,但對他演過的幾個人物還是有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