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賡續文脈見精神,文化名家走讀秦牧故里
更新時間:2023-08-17 作者:林淵液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8月16日,由廣東秦牧創作研究會主辦、澄海區委、區政府協辦的“文化名家走讀秦牧故里”系列活動在秦牧故里汕頭市澄海區舉行,4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名家以及汕頭市、澄海區相關領導、本土作家代表參加活動。
澄海是著名僑鄉,流傳著許多愛國愛鄉僑胞的生動故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僑文化。秦牧先生是一位歸僑作家,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巨匠、嶺南文學的領軍人物。
廣東秦牧創作研究會前任會長是秦牧先生的夫人紫風女士。2020年3月換屆,現任會長為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山大學教授林崗。
為紀念秦牧先生并賡續其文學精神,特舉辦“文化名家走讀秦牧故里”系列活動。本次活動指導單位:廣東省作家協會、政協汕頭市委員會。
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包括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著名作家陳建功,《散文》主編張森,《文藝報》副編審、評論家行超,河南師范大學博導、評論家楊丹丹,《青年作家》副主編、作家盧一萍,《北京文學》資深編輯、作家侯磊,河南大學副教授、散文評論家劉軍等。
16日下午,文化名家先到達汕頭中心城區,實地參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汕頭僑批文物館、小公園,感受汕頭開埠至今的發展歷史及城市文脈。
汕頭因僑而立,因僑而生,回首往昔,無數汕頭人為了生計,漂洋過海,異鄉打拼,在越隔重洋的思念里,也催生了潮人“過番”的特殊產物——僑批。
汕頭僑批文物館位于汕頭市金平區外馬路18號,創建于2004年,是我國首個僑批主題文物館,現有館藏僑批12萬余封。
主體展陳分僑批集萃、番畔唐山、僑批藝文、遙迢匯路、家國情懷、樟東僑批六大板塊,以一封封泛黃陳舊的批件,講述一段段跨越山海的故事,隔著百年時光,訴說無盡的纏綿和幽思。文化名家們認真觀察各類僑批文物,品讀僑批上的內容。
17日,在澄海區東里鎮秦牧故居將舉辦“廣東秦牧創作研究會活動基地”掛牌儀式,隨后舉辦“秦牧先生誕辰104周年紀念活動:回望、繼承與超越——秦牧文學成就研討會”。
(圖:陳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