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張培忠赴云浮開展推動文學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
更新時間:2023-07-20 來源:廣東作家網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推動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4月12日至13日,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率隊赴云浮開展推動文學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
張培忠一行到達云浮后,先后參觀調研了鄧發故居、磨刀山遺址、陳璘史跡館和“溫氏股份”。在瞻仰鄧發故居時,張培忠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革命為什么能夠成功,怎樣才能繼續成功?關鍵在于牢固樹立以史鑒今的歷史觀。我們要組織作家創作好“鄧發”這個紅色革命題材作品,講述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為理想信念英勇抗爭的感人事跡。在磨刀山遺址探秘古人類文化時,張培忠指出,磨刀山遺址的發現將廣東最早的人類活動時間從距今13萬年左右大幅提前至距今約60至8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是很了不起的發現,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地位,是很好的重大的非虛構創作題材。在參觀陳璘史跡館時,張培忠指出,露梁海戰既是歷史題材,又有現實意義,要組織精干力量挖掘、創作這個題材。在調研“溫氏股份”公司時,張培忠指出,“溫氏模式”的成功探索與實踐,為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提供了思路和借鑒,是一個很好的鄉村振興題材,要積極落實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組織好、服務好作家創作,以文學賦能鄉村振興。
4月13日下午,張培忠一行在云浮市融媒體中心召開調研座談會,與基層文學、作協組織負責人、重點作家代表進行交流探討。座談會上,張培忠不時與大家交流、互動,與會作家或匯報情況,或談存在問題,或提意見建議,會場氣氛輕松活躍。
張培忠對云浮的文學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就推進云浮文學高質量發展、打造精品力作提出殷切期望。他表示,這次調研收獲大、啟發深,云浮是全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但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主要體現:一是“嶺南祖地”。磨刀山遺址的發現,將廣東人類活動時間推前50至70萬年。二是“文化高地”。六祖惠能《壇經》是東方“三大經典”之一,南江流域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三是“發展福地”。文化是重要產業,若把文化資源挖掘好,能帶動文化產業發展。他指出,云浮市作協2021年換屆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的重視支持下,克服困難、擔當作為,努力推動文學事業發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一是開展工作有新思路。利用現有條件、資源組織創作“溫氏”題材作品,推動精品力作打造。二是布局有新突破。努力在“單打”方面爭取取得更多成績。三是創作有新成果。組織力量完成《云浮歷史文化叢書》(10冊),出版《云浮作家叢書》(四輯),拍攝6集歷史記錄片《云浮山水間》等,在有限條件下取得這些成績,難能可貴,值得肯定。
他強調,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特別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作為作協組織和文學工作者,責任更大,擔子更重,工作也更有價值,希望云浮作協在原有基礎上再接再厲,再上新臺階。一要提高站位,切實加強理論武裝。在民族復興道路上、在世界輿論場上,要發出中國的聲音,必須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的方式很多,但是最直接、最有價值的方式之一是文學作品,文學創作是以文學方式為民族復興做貢獻的方式之一,要提高認識,克服困難,結合開展主題教育舉辦理論培訓,努力使得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二要把握機遇,切實完善基層組織。云浮市所轄5個縣(市、區)就有4個縣(區)的作協組織還沒成立或沒理順關系,要加強溝通,爭取支持,抓緊把作協組織建立起來。希望市文聯指定1名工作人員協助市作協主席負責文學工作。各級作協要多方爭取資金支持。三要整合資源,努力打造精品力作。要依靠本地力量或借用外來力量,把“溫氏”“鄧發”“陳璘”“磨刀山遺址”等重大題材創作好、打磨好,把六祖惠能的勵志故事講述好,做成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四要上下結合,加快謀劃推進創作基地盡快落成。爭取有關方面支持,在磨刀山遺址建立文學創作基地。五要擔當作為,積極開展各種文學活動。市作協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更多文學活動,推動文學工作再上臺階。
調研活動得到云浮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作協領導及相關縣(市、區)領導的大力支持。市委書記盧榮春會見了張培忠一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思佳陪同調研,市文聯主席李水友陪同調研并主持座談會,市作協主席文長輝陪同調研并在座談會上匯報了市作協工作情況。
省作協辦公室主任陳蕾、機關黨委(人事部)副主任謝基林參加調研。(謝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