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組織主題教育“黨組書記講黨課”活動
更新時間:2023-06-30 來源:廣東作家網
6月29日上午,根據省委開展主題教育的部署要求,在省委主題教育巡回指導組第三組的指導下,省作協組織“黨組書記講黨課”活動,由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為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和老干黨支部部分黨員講授《傳承中華文化紅色血脈? 推動廣東文學走在前列》專題黨課。省委主題教育巡回指導組第三組組長陳華康,組員湯雨生到場指導工作。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黨組成員、秘書長劉春和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出席。
專題黨課圍繞“堅持‘兩個結合’,當代70多年廣東文學取得輝煌成就”“當代70多年廣東文學的突出特性”“以黨的創新理論推動新時代廣東文學走在前列”三個方面進行闡釋,重點講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的收獲和感悟,講對提升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理解和體會,講運用包括“六個必須堅持”在內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改進工作、推動發展的舉措辦法。
張培忠指出,百年以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落地中國實踐,不斷形成新的中國化成果。毛澤東文藝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都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重要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性地回答了事關文藝繁榮發展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對當代中國文藝實踐作出了科學總結,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最新最鮮活的生動教材,是推動新時代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作家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謀劃推進文學工作,扭住關鍵環節、突出重點領域、狠抓貫徹落實,努力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學優勢,取得顯著成效。
張培忠指出,省作協成立70年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團結帶領廣大作家緊貼時代變遷、社會發展、民族進步,以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生動展示新中國奮斗軌跡和寶貴經驗,熱情謳歌黨和人民偉大實踐的豐功偉績,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不斷推出反映時代呼聲、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一大批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帶著泥土芬芳、具有鮮明南國風格的文學作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形成鮮明的廣東文學特性,包括革命性、創新性、包容性、開放性等。
張培忠強調,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錨定一個目標,激活三大動力,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的發展方略,是貫徹落實總書記賦予廣東新使命新任務的戰略指引。當前,廣東文學正處在一個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省文學界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融合發展,積極奏響新時代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的“步步高”。一要堅持培根鑄魂,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二要堅持犯難致遠,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文學篇章。三要堅持德藝雙馨,打造堪當重任的“文學粵軍”。作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文學工作者的橋梁紐帶,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以創新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創新的思維認識問題,以創新的勇氣解決問題,以創新的精神推動文學變革,通過深化改革著力破解作協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建立完善作協工作和文學活動各項制度規范,推動各項工作、活動規范有序開展。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認真履行服務職能,提高服務能力。要堅持系統觀念,塑造新時代文學的全新格局。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緊緊扭住一系列事關文學事業全局性的工作,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不斷解放思想,努力把作協建設成為廣大作家事業上的好伙伴、生活中的真朋友,成為文學工作者的“溫馨之家”。
(文:邱海軍 圖:蔡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