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潮州文學之樹結出果實
——潮州文學院首套文學叢書發布
更新時間:2023-06-26 來源:潮州文學院
6月18日,潮州文學院首套文學叢書發布。《廣州文藝》副總編張鴻,《山西文學》主編魯順民,《湖南文學》主編黃斌,潮州市文聯副主席許利榮,潮州美術館(潮州畫院、潮州文學院)館長(院長)曾圳,潮州美術館(潮州畫院、潮州文學院)副館長(副院長)陸燕姜,市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揚,市作協副主席黃昏以及潮州文學院簽約作家、特約作家等出席了分享會。活動由陸燕姜副院長主持。
近年來,潮州文學院為總結以及展現潮州文學界近年的創作實績,體現潮州的文學價值及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特殊意義,為潮州摸索出新時代新文學開啟新可能,通過作家個人申報,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選定了阮雪芳的詩集《水的肖像》、余史炎的詩集《內觀集》、王溱的短篇小說集《觸摸塵埃》、陸燕姜的詩集《寓言舊址》為潮州文學院首套文學叢書。
魏微院長在會上致辭,她對潮州文學院文叢的出版表示熱烈的祝賀,也感謝潮州市文聯、潮州文學院、潮州市作協對文學的大力支持。同時她表示,潮州這個地方有著豐厚的文化土壤,另外,潮州的文化根系非常健碩,一代一代的作家在潮州這個地方層出不窮,文叢的四位作家也是處在寫作的黃金期,希望潮州以后能夠出現更多的作家,寫出更好的作品。
文叢作者代表阮雪芳發言:我們能夠走到今天是離不開文學之光的照耀,也離不開老師朋友的鼓勵,同樣離不開潮州市文聯、潮州文學院這樣的部門給予我們作家的認同和支持。我們這套叢書的出版,其實挺艱辛的,特別是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潮州文聯領導的關心與支持,潮州文學院的爭取與落實。她表示接下來會用手中的筆去關注生命,書寫生活。寫出更多關于潮州的作品,與這個時代相匹配,反映當代人精神世界的精品力作。
隨后,曾圳、陸燕姜分別向市文聯、市作協、潮安作協、湘橋作協、饒平文協等代表贈書。
此外,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培浩在《潮來天地青,詩泊萬里船》一文中對潮州文學院文學叢書給予高度評價:潮州文學院的誕生,有賴于諸多機緣、努力和智慧,主事者推動此事,善莫大焉。以我的理解,現實中要成就一番有意義的文化事業,需要有文化的情懷、干事的激情和行政的智慧,三者缺其一都容易出師不利。主此事者兼具三美,遂以不竭之激情、周詳輔以機變之謀略和對潮州文學深沉的責任心,促成此一美事。我常覺得,潮州文化要往前走,端賴于被其選中的人。一種文化要延續、傳播和光大,就要找到它最虔誠的傳播者。被一種文化選中的人,因發自內心的熱愛,所以他雖面臨千艱萬難,卻從不以為苦,將文化的責任與個體的責任結合在一起,這樣的人便是文化前行的輪子。果不其然,潮州文學院便是一播下的種子,它自要長出根和藤,自要開出花結出果。文學院成立之后創辦的“止回”品牌詩歌音樂詩會,“不規則敘述”文學分享沙龍、聘任簽約作家、特約作家,舉辦高研班、創作營,皆為美事。美事相連,如今復有一樁,便是這套“潮州文學院文學叢書”。收入此套文集的作家有阮雪芳、余史炎、陸燕姜、王溱。其中前三者為詩集,后一本為小說集。三位詩人皆醉于詩工于詩,王溱雖不是詩人,卻是一位比很多詩人更加激情澎湃的作家。這套文叢既是潮州文學之樹結出的果實,也可能成為播在人們心中的種子。可謂是文化流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