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深挖歷史文化底蘊,“東莞作家寫中國”文學志愿服務走進厚街采風
更新時間:2023-06-19 來源:東莞+
盛夏時節,一場不期而遇的大雨灑向莞邑大地。厚街鰲臺書院,青磚黛瓦與雕梁畫棟在雨簾中靜靜佇立,如注如思,別有一番文學意境。
幾位東莞本土作家,站立在奎星樓的閣窗邊,望著屋檐與遠方的天空,用文人獨有的方式展開了一次與自然和歷史的對話。他們在交流中望著一副對聯,細細品讀和回味:“鰲海澄波,看錦鱗而躍浪;彭峰聳翠,兆文筆之生花”。
這是6月13日“東莞作家寫中國”系列文學志愿服務之厚街采風創作活動的一個瞬間,其深厚的人文底蘊給作家們帶來啟悟的思考。這一天,在東莞市文聯創作部主任、東莞市作家協會主席胡磊的帶領下,東莞市部分骨干作家林漢筠、黎啟天、謝松良、吳詩嫻、莫華杰、穆肅、莫寒、丁燕、賴超、胡見宇、肖隆東等人用作家的眼光探尋東莞的人文傳統和時代潮聲。
13日上午,在厚街鎮文聯常務副主席王國榆,厚街鎮文聯副主席、秘書長王桂君的陪同下,作家采風團首先來到“厚街時光”文商旅街區。這里是由寮廈第一工業園的老舊工業廠區改造而成,在保護和利用舊體廠房建筑的基礎上,打造集展覽演出、時尚消費、非遺體驗、創意設計、藝術旅居、潮流體育于一體的文商旅街區。
采風團近距離感受到了厚街鎮工業與人文、商業與生活的融合發展。作家莫華杰表示,“厚街以前的工廠變成了文旅休閑的地方,充滿了故事,它不僅代表了鄉村振興,也代表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進步與發展?!?/span>
在溪頭村史館,采風團詳細了解該村歷史文化和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深入挖掘和搜尋紅色資源、文化底蘊,尋找創作素材和靈感。作家謝松良感慨說:“走進房子內,能感受到厚重的年代感,一下子將記憶拉回到我們的那個年代,其實東莞的農耕文化、莞草文化也是值得一寫的題材?!?/span>
采風團分別調研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節度公祠”、“方氏宗祠”以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通政陳公祠,詳細了解厚街祠堂文化的發展。作家林漢筠曾寫過文化散文集《嶺南讀碑記》,對宗祠文化有著深厚的感觸。在他看來,厚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多個祠堂時間跨越明、清、民國至現代,是獨特的文化寶藏資源。他在采風過程中表示,“東莞作家寫中國,首先應該寫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未來準備著力圍繞祠堂文化創作,為古祠堂注入新動能、新內涵,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睋?,厚街鎮至今不少社區仍保留多座上百年的古祠堂。祠堂不僅記錄著當地家族的榮耀和家風家訓,更是鄉村歷史文化的重要承載地。
提到厚街,就不得不提厚街美食的代表——瀨粉。作家采風團隨即來到了第六批省級非遺項目:瀨粉技藝展示館。悠久的歷史、傳統技藝的傳承、對老味道的堅守、生產工具的迭代……走進陳列館,琳瑯滿目的展品訴說著“厚街瀨粉”文化傳承的脈絡。
13日下午,采風團深入國家AAA景點、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太糧米飯探知館進行調研學習。從粒粒皆辛苦的稻米種植、收成、變成餐桌上的米飯,到傳統農耕工具的認知,再到體驗現代大米產業文化與世界米飯的項目,一粒米的故事無疑讓作家們大開眼界。來自麻涌的東莞作家胡見宇表示:“鄉村振興需要文化載體,太糧米飯探知館喚醒了我們的記憶和鄉愁,喚起了深刻的記憶,也讓自己的寫作有了更多啟發,回去后將靜下心來創作更多反映相關文化的作品。”
采風團最后一站便是的東莞鰲臺書院。作家們在一場大雨中感受這座廣東十大嶺南書院之一的氣韻與風骨。
據介紹,鰲臺書院曾是東莞最早創立的鄉立書院之一和明清兩朝的著名學府。如今,鰲臺書院是東莞現存面積最大的嶺南古建筑書院,也是東莞新十景之一。
在雨中參觀今天的鰲臺書院,精妙絕倫的陶塑、栩栩如生的彩繪、寓意深長的磚雕等元素不斷映入眼簾。作家們感受著鰲臺書院的歷史沉浮,感慨頗深。他們紛紛表示,“厚街鎮人杰地靈,歷史悠久,有鮮明紅色印記、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特別值得挖掘和書寫?!?/span>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東莞市作協副主席黎啟天表示,“一片土地滋養一片人,厚街歷史文化久遠,有很多本土的人文歷史題材值得去挖掘。希望通過‘東莞作家寫中國’采風活動,讓東莞乃至全國的作家創作出更多反映厚街人文歷史及風土面貌的作品,講好東莞故事,提升東莞城市形象和在國內的影響力?!?/span>
作家丁燕認為,“厚街有很多好的素材可以去挖掘和創作,可大可小、可輕可重、可長可短。厚街歷經的變化以及人文歷史沉淀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長篇小說。希望借活動為契機,政府及相關單位能夠提供多方面支持,聯合眾作家之手,花3-5年時間打造出一部屬于厚街本土的長篇小說,這樣才能彰顯出厚街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東莞文學在新時代產生深遠影響?!?/span>
東莞市文聯創作部主任、市作家協會黨支部書記、主席胡磊在活動座談總結發言時表示,“厚街既有重要的歷史人物,也有紅色革命先烈人物,還有深厚的文化傳承。面對這么厚重的題材,就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打開,以文學為媒、文化作帶,記錄歷史,見證時代,希望東莞作家強化使命意識,跳出只寫個人小情感的狹隘題材,將個人書寫與國家愿望打通融合,注重有效性寫作,從小我到大我,創造出更多厚重和經典的作品,奮力開創新時代東莞文學事業新局面?!?/span>
據悉,東莞市作家協會開展的“東莞作家寫中國”系列活動,今年4月獲評為中國作家協會2023年度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是廣東省三個獲扶持項目之一,也是東莞唯一一個獲扶持項目。
據介紹,“東莞作家寫中國”系列活動項目,以文學小隊輕騎兵的方式,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用文學的形式觀察記錄書寫美麗中國。東莞文學志愿者和東莞作家將分別走進粵北粵西粵東,以及江西、廣西、貴州、湖南等地,以采風創作、結對共建、贈書、文學講座、沙龍分享等方式,為本地志愿服務作家、青少年學生和故鄉老區群眾服務,推出文學作品,培育文學人才,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東莞城市形象和在國內的美譽度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