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省散文詩學會順德富安中學創作基地掛牌儀式舉行
更新時間:2023-06-05 來源: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
6月3日,廣東省散文詩學會順德富安中學創作基地掛牌儀式在富安中學舉辦,以文學的力量助推中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廣東省散文詩學會、順德作家協會等作家代表、文學愛好者出席活動。
深耕文學社團 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一入校園,兩排郁郁蔥蔥的細葉榕分列校道兩邊,樹下,一邊是整整齊齊的校園文化展示墻,另一邊陳列著古往今外文學偉人的雕像。“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浸潤新田。”“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條條橫幅懸掛在林蔭大道上,濃郁的文化氛圍撲面而來。
正值周六,校園安靜祥和,一顆開滿花蕊的南洋杉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樹形高大,姿態優美,像一個高挑“美人”注視著校園一草一木。 “離中考只剩23天!”南洋杉旁邊的教學樓上掛著中考倒計時。黃宏欣介紹,1999年學校建成時,它便種下了,24年來與學校共生共長。“這么多年來從未開過花,今年卻很神奇地開滿了花,大家都感到十分驚喜,祥瑞好兆頭,寓意學子們中考考出好水平。”黃宏欣滿懷欣喜地說。
隨后,黃宏欣帶領一行人參觀校園。校園文化長廊上,掛滿了勵志名言,凸顯了“博文約禮”的校訓;教師隊伍、課程特色、精英社團、教學成果展示,無一不彰顯著富安中學“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卓越發展”的辦學理念;“迎著朝陽想一想,今天該怎樣努力;踏著夕陽想一想,今天有什么收獲。”黃宏欣的校長寄語寫滿了對學生的情懷。
富安中學一鳴文學社創建于1999年,現有社員60多人。黃宏欣介紹,以“親近生活,叩響文學,開拓視野,提升素養,張揚個性,敢試新聲”為宗旨,致力于校園文化建設,致力于師生的個性發展,把作文教學、文學活動與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請進來,走出去”,形成富安特有的文學特色。
校園展示區上,陳列著富安中學校園“三行詩”大賽的30篇一等獎作品,激勵同學們熱愛文學、勇于創作。一直以來,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富安中學積極打造各項比賽平臺,激發學生對于文學創作的興趣和激情,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
搭建文學基地 引領校園文化內涵提升
富安中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重視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這離不開黃宏欣個人對文學的熱愛。
黃宏欣是中國散文詩年選(花城版)編委、中外散文詩學會會員、廣東省散文詩學會常務理事、佛山市作家協會會員、順德區作家協會會員。散文詩作品《沙漠水胡楊》《秋登山海關》《香山紅葉》《春天》等作品陸續入選《中國散文詩年選》;曾榮獲佛山市語文教師詩歌創作大賽二等獎、順德區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文學創作大賽一等獎。
掛牌儀式上,黃宏欣將新出版的新書《星空》贈與大家,并分享了他與文學結緣的故事。他認為,“創作理念就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文學創作。”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師生之愛、親情之愛、友情之愛、父母之愛、愛情之愛,愛是創作一切的源泉和基礎。
“作為校長,除了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還要做好文化引領,文化自信、文化自強,打造一個有文化特色、有文化品味的校園,讓師生更愉快地生活。”黃宏欣如是說。
廣東省散文詩學會會長陳惠瓊表示:“廣東省散文詩學會自成立以來,深入基層、學校、社區,積極推動文學為民工程,開展教育幫扶行動,為文學和教育貢獻力量。掛牌富安中學,有利于激發師生對讀書和寫作的興趣,特別是幫助提高學生文學水平、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更好地推動新時代校園文學、校刊的高品質發展。”
廣東省散文詩學會副會長、順德作家協會副主席宋慶發表示,“順德是一個富礦,只要用心挖掘,都可以成為散文詩上面一個個璀璨的文字,希望大家像散文詩那樣,既有散文的礦味,又有詩的題意,都能成為一首首自己人生的散文詩。”
對于創作基地的掛牌,黃宏欣深感榮幸。他表示,富安中學全體師生將以更務實的精神、更創新的思路,把文學社做大、做強,致力于推動校園文化的繁榮發展,開啟富安中學散文學會創作基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