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打造更多彰顯嶺南神韻的扛鼎之作
更新時間:2023-05-05 來源:廣東文壇
文化高質量發展名家談之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
打造更多彰顯嶺南神韻的扛鼎之作
?
編者按:
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1月28日,新春第一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也為廣東文化界傳來春的消息。文化界乘勢而上,謀篇布局,奮力開創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廣東邁向更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要突出文化自信自強,高水平謀劃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抓好文化強省“六大工程”建設,提升理論武裝新高度,展現意識形態工作新作為,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綻放嶺南文化新光彩,實現文化發展新突破,為奮進新征程提供更加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面對文化強省建設春意盎然的新氣象,廣東文化界將有哪些新作為?南方+推出“文化高質量發展名家談”,多位文化名家紛紛暢所欲言,為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廣東路徑”出謀劃策。
?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新年伊始,廣東高質量發展大會擂起了新時代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鼓,奏響了廣東奮進新征程走在前列、當好示范的強音,釋放了快馬加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表示,要以競標爭先、賽龍奪錦的奮進姿態推進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他談到,省作協將圍繞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路徑,堅決扛起作協組織和文學工作者應有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更好把握大局大勢、把握規律性認識,肩負“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圍繞出精品、出人才、出動力,抓平臺、抓項目、抓主體、抓環境、抓黨建,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發展文學事業。
“我們將著力強化精品創作,錘煉更多彰顯嶺南神韻的扛鼎之作。”張培忠舉例談道,將積極落實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省委宣傳部文藝精品創作扶持項目及部分重點創作計劃,組織創作“粵版《人世間》”,書寫廣東創業故事。同時,還將圍繞省委中心工作,立足挖掘工業題材和綠美廣東、充分挖掘社會生活和“百縣千鎮萬村”、充分挖掘群眾創新創業、誠實守信、勤勞致富的故事,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扛鼎之作。
張培忠透露,今年將繼續強化研究推介,濃墨重彩推介廣東重點作品,擦亮“大灣區文學評論”品牌,推動“粵派批評”逐步向“灣區批評”升級。其中,《廣東文學通史》《廣東省作家協會志(1953—2023)》《廣東文學藍皮書(2022)》《廣東青年批評家叢書》即將與讀者見面;“文學粵軍”百人青年方陣、簽約評論家制度等有力舉措也將繼續實施,吸納培養一批文學名家和領軍人才,建立健全粵港澳大灣區文學人才數據庫。
“文學高質量發展,說到底還要是為人民服務。”張培忠說,廣東文學館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打造廣東文化新地標;修繕入選“廣州市第五批歷史建筑”的文德路紅樓,則將用于長期舉辦“廣東左聯作家陳列展”;此外,還有“新時代山鄉巨變 文學與你同行”紅色文學輕騎兵等文學惠民活動和文學志愿系列活動,最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強化文學惠民功能。
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元宇宙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加速發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推動文學生產方式、文學傳播格局、文學全新業態產生深刻變革。張培忠指出,省作協將推動數字賦能文學,探索數字化時代文學工作新路徑,包括推進文學工作理念的數字化轉變,完善網絡文學內容創作引導激勵機制,加快文學資源的數字化轉化,推動管理手段的數字化轉型,以算法優化、流量引導、文學評獎等引導創作生產健康向上的優秀作品。(來源:南方+)